想繼續賺錢只有轉型,業內建議改善服務、多元經營、提升行業內涵
日前,文化部、公安部、工信部、工商總局聯合發出“開展單體網吧審批”的通知,解除了持續6年的網吧審批禁令。不過,記者連日走訪武漢網吧市場發現,其經營和發展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客源的下降、生存困難的窘境,網吧的出路在哪里?
“低價轉讓”信息比比皆是
目前,在武漢城區繁華地段基本難尋網吧身影。除少數學校周邊的網吧能勉強維持外,其他地段的網吧,尤其是單體網吧,都不同程度面臨客源下降、生存困難的窘境。
資料顯示,2012年,武漢市登記的持證網吧總數為1571家,但實際經營的網吧總數僅1347家,暫停經營的網吧數達到224家。今年上半年,武漢市“空殼”網吧已經超過300家。
在58同城上輸入“網吧轉讓”等信息,查詢結果達2500多條。記者聯系上一位轉讓人李先生,他表示:“手上只剩下一張武昌區網吧單證,店鋪已經轉讓出去了。當時花了三十幾萬,現在只賣十萬元。”
曾經在江漢路經營過一家網吧的王平(化名)說,開了整整六年多網吧,目睹了這個行業的興衰,“當年剛開業的時候,樓上樓下放了近三百臺電腦,可還是臺臺爆滿,消費群體主要是周邊做生意的人。每天從下午三四點開始到晚上八九點,二三十個人排隊等機子是常態。那時候我們的前臺忙得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談到網吧當年的火爆程度,王先生格外激動,“網吧生意開始走下坡路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普及導致入座率大幅下降。每年光纖費、房租、工資、水電等經營成本不斷上漲,生意卻每況愈下。沒辦法只能低價轉讓,電腦也只能便宜處理掉。”
■慰藉
網游吸引部分年輕人
在業內人士王培看來,網吧的一些功能目前無可替代。文化部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全國仍然有1億2500萬的網吧用戶,占網民總數的30%,絕大多數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對于這部分客戶來說,來網吧已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如果玩游戲,家里和網吧那是兩種體驗。”一位游戲玩家稱,“很多大型游戲需要一群人玩才有意思,在網吧才有現場感。”
此外,網吧另一個獨到地方就是設備,目前有很多網吧開始配備蘋果顯示器,有的甚至裝了蘋果一體機,對于玩家來說必備的機械鍵盤也成了很多網吧的利器,價格在400到800元不等。
這還不算最貴的,有的網吧甚至配備了目前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DELL外星人系列的PC機,一臺外星人系列的PC報價至少將近9000元。
“一切只為了最大限度滿足客戶的游戲體驗需求,留住客戶。”一位網吧經營者說到,網吧想繼續賺錢只有轉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