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星級酒店搬到農民家 從中賺取了70萬元財富 我國大多數農村都有這樣的習俗:無論年輕人結婚、老年人慶壽或新生兒過“滿月”,都要請來親友設宴慶賀一番。中國有9億農民,每年花在宴席上的費用高達800億元以上,“農家宴”是個被人忽視了的大市場。一位河南小伙從中發現商機,他把星級酒店“搬”到農民家,不僅讓鄉親們風光了一把,也從中賺取了70萬元財富!
李昌出生在豫東一個叫太康的小城,從鄭州一所職業中專廚藝專業畢業后,又在家鄉拜師學了1年廚藝,1998年3月跟隨老鄉到北京打工,在豐臺區一家酒店當配菜工。這家酒店不大,只有十幾個臺面,廚房里加上李昌也就5個人。名義上雖是配菜工,實際上除了炒菜、洗碗外,所有的活都被他包了。
李昌為人老實,做事勤快,頗受大家的喜歡。來自山東的趙軍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廚師,他見李昌聰明好學,又有一些功底,便悉心向他傳授廚藝,使李昌在不到兩年時間里練就了一手過硬的“廚功”。
2000年春天,李昌又跳槽到東直門外的一家酒店擔任廚師。打工期間李昌和酒店里一位漂亮的服務員相愛了,這位女孩名叫韓梅,來自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
2001年國慶前夕,一對戀人商定回家鄉結婚。誰料,主管怕擔任廚師的李昌離崗后影響酒店生意,硬是不準假。一怒之下,他倆索性來了個“勝利大逃亡”。李昌也因此被這家酒店辭退。
“應召酒店”新鮮出爐
2002年1月,心灰意冷的李昌隨小韓回到徐州娘家散心。這時恰逢農歷年關,正是蘇北農村大辦喜宴的黃金時期。看到這位新姑爺挺勤快、豪爽,親戚們凡有辦喜事的,總喜歡叫他去幫忙。李昌幫助親戚到村里挨家挨戶搬桌椅、洗碗筷……他想,農村辦喜事真麻煩,一家人忙得團團轉不說,還要讓親戚鄰居也一起摻和。到了就餐的時候,李昌一點胃口也沒有。因為端上桌的菜肴都是較粗俗的做法,跟自己以往做出來的菜根本不能相比。同樣的原料,但是烹飪出來的味道卻有天壤之別,這讓在城市里做過廚師的他感到近乎是在暴殄天物!
第二天,得知韓梅的一位遠房侄子即將結婚辦喜宴,李昌主動提出操刀上陣當大廚,并聲名義務幫忙,不收一分錢。見新妹夫如此熱心腸,又在大酒店當過廚師,主人不好駁他的面子,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把采購原料和烹飪的活兒全部交給了李昌。
開席這天,幾個冷拼盤剛擺好,人們就大吃一驚:這哪里是辦宴席呀,簡直就是雕刻藝術大賽!盤中裝飾用的鮮花、小鳥、魚兒等栩栩如生,花花綠綠的,讓人饞涎欲滴。那些菜名,更是透著高雅和文化韻味,如“出水芙蓉”、“西湖情侶”、“霸王舉鼎”等。一時間,十里八村馬上都知道了,老韓家這位姑爺原來是“京城大廚”!
接著,就開始有人提著禮品找上門來,請他當廚師。做完喜宴,人家還會封一個288元或388元不等的大紅包。那段時間 ,李昌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有時一天就會接到七八家的邀請。
一天晚上,妻子小韓同他開玩笑說:我算了一下,僅這半個月你就收了3000多元紅包,比在北京打工強多了。我看你就干脆在農村做個“應召廚師”吧!
妻子的話讓李昌的眼睛猛地一亮。他想,農村人辦宴席既要請廚師,又要挨家挨戶跑著借桌椅、餐具等,費力勞神,相當麻煩。再說錢沒少花,這些“名廚”卻做不出什么味道。如果購置十幾套桌椅和碗筷,所有蔬菜、調料、飲品等也由自己一手包辦,每逢鄉里有紅白喜事,就利用自己的烹飪技術承辦酒席,這樣既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又可以把農家宴做出大飯店的檔次,豈不等同于把星級酒店“搬”進了農家?
這個“奇思妙想”馬上就得到了韓梅的認可。他們投資1萬元,購買了20套造型時尚的桌椅和一些碗筷、烹飪用具等。接著小韓還給這個“新生兒”取了個有趣的名字“小天使應召酒店”,并模仿“麥當勞”的做法,將名號和聯系電話一起印在新買的桌椅碗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