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單生意“踢”開市場
2002年4月初,李昌的“應召酒店”一開張,馬上就成了當地的一大新聞。普通人家辦宴席,每桌的費用在260元左右,而李昌的收費是300元。如果把主人招待、酬謝那些幫忙人的酒水和香煙費用計算在內,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數。如果請李昌和韓梅這對小夫妻操辦,不僅省了采購原料、借桌椅盤碗等許多麻煩,還能讓賓客吃到都市里星級酒宴般的美味佳肴,所以大家都覺得很劃算。
從表面上看,李昌似乎沒有什么賺頭,其實他按照酒店經營的模式對成本進行過嚴格的核算。比如他采購的東西都是批發價,首先就從食品原料供應商那里賺了一筆不小的差價。每桌席實際上可盈利60多元,一個晚上承辦20桌酒席就至少可以賺到1200元。除去招聘來的兩個剛從烹飪學校畢業的助手的工資,以及運輸、燃料費用外,保守估計也有800元的純利潤。
很快,李昌就接到了第一單生意:一戶人家請他為剛出生的兒子做“滿月酒”。豫、皖、魯、蘇一帶有個習俗,賀“滿月”往往比結婚還要熱鬧,來的賓朋更多,以示對新生兒的重視和祝福。這種喜宴,因為參加者多是婦女和孩子,當地廚師往往做得比較粗糙,碗筷常常油膩不堪也懶得去清洗。
這天令來賓們耳目一新的是,李昌帶來的桌椅和餐具等,不僅和大酒店的一樣高級、時尚,而且他還對所有廚具進行消毒殺菌,保持衛生清潔;他和幾名助手在烹飪食物時,都和大飯店的廚師一樣,身著白色廚裝,讓客人看得既放心又舒心;與鄉下廚師的粗制濫造相比,因精心設計,他把每個菜肴都弄得色香味俱佳。令人感到自己仿佛在大酒店進餐。
這次的“滿月席”李昌賺了1500元錢。牛刀小試之后,他的廚藝更是得到了人們的交口稱贊。就在這天的宴席上,他又接到了第二單生意的預約——幾天后,為一位老太太做80歲生日的“壽宴”!
雖有生意上門,但卻給李昌出了道不小的難題。老太太的孫子是市里一位很有名氣的地產商,前來賀壽的又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自然都見過大世面。這個宴席即使能做出大酒店的檔次,主人也未必會感到新鮮。更難辦的是,老太太吃齋信佛,不動葷腥,做菜根本不能用魚、肉和海鮮之類的原料。
這天,前來賀壽的親朋好友有200多人。正當不少知情人為李昌暗中捏把汗時,“壽宴”按時開席了。報菜名時,“老壽星”忽然聽到了“油燜蝦”、“烤鴨”、“脆皮雞”、“清炒蟹粉”等,不由皺起了眉頭。那位地產商更是滿臉的詫異。可是嘗了一下他才驚奇地發現,原來這些菜都是以素菜為原料仿制的,不僅造型逼真,更奇特的是味道更像是真的一樣,素菜原料有所謂的“三菇六耳”、大豆、食用菌類,以及新鮮的水果蔬菜。而且不使用蔥、姜、蒜、辣椒等佛門忌品。“絕了!這桌菜簡直是神來之筆!”一位前來賀壽的某公司老總說,真沒想到,今天在鄉下竟能見到如此有特色的佳肴!
主人一家因在親朋面前賺足了面子,個個眉開眼笑。從此,李昌的“小天使應召酒店”更是成了當地人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