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腿引發的話題
劉永行先站起身來在會議室里走了兩圈,看不出他的腿曾經被“修理”過。“但是兩年前我可不是這樣走的噢,到中央臺領十大經濟人物獎,我也是一跛一跛走上臺的。”他說。
劉永行在青少年時右膝受過傷,沒錢看病,留下了病根,后來辦企業后要各地跑,勞累過度,腿部受到更大損傷,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末已經很嚴重了。1996年他到北京一家很有名的大醫院求診,醫生說他的右膝“全壞了”,除了置換膝關節沒有別的路,但因為他是名人,這位教授猶豫了半天不敢做這個手術,怕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第二年劉永行就到美國洛杉磯一家醫院去作檢查,1998年接近年底時在那里做了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很順利。但三天后是圣誕節,醫生護士要度假,他就出院了,住在兒子的宿舍里,他兒子正在洛杉磯留學——劉永行可真會省錢啊。
在宿舍里,他按照醫囑每天進行康復鍛煉,買了一張小床,將自己捆綁在床上,然后盡可能地伸曲膝關節。“那真是疼得要命,每一次下床,我的襯衫都像水里撈出來似的。但是腿部還是不能伸直,后來再去醫院打了石膏,石膏拆除后回國,發現問題越來越嚴重,伸直呈30度的樣子,彎曲也只能到60度。拖著走路,上下樓仍然很困難。我跟美國的醫生通過幾次電話,起初不承認,后來承認有失誤。”
這個時候,劉永行在中央臺的《實話實說》欄目里看到了張中南教授。當時他被崔永元請去做一檔關于醫患關系的節目,一個由他做膝關節置換手術的老大娘說的一句話讓劉永行看到了希望,她說,張教授“以病人為中心,做完手術后用藥非常少”。
劉永行對記者說:“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與我們企業的理念相吻合,而且手術后用藥少說明醫生的水平很高,一切為病人著想。所以我就通過崔永元要到了張教授的電話。”
劉永行是謹慎的,跟張中南教授聯系上后,還利用到北京探親的機會,到他所工作過的醫院打聽,在病房里了解到許多病例及病人的反映,事后又通過他在北京的企業負責人進一步觀察。此時的劉永行確實有點猶豫。
最后他問張中南教授如果重做手術有多少把握,張教授自信地回答:“接近百分之百。”
張中南曾在90年代作為客座教授到美國阿肯色州大學講學,并在阿肯色州骨科醫院做過臨時執業醫生,做過一千多次膝關節置換手術和四千余次關節鏡手術,經驗相當豐富。他發明的長管骨骨折復位手術機器人還獲得了美國專利。
后來張教授到上海浦東長航醫院擔任院長,并新增了骨外科特色門診,慕名而來的病人特別多。劉永行決定不去美國,就在上海再“修理”一下自己的腿。公司核心層得知他的決定后非常吃驚,長航醫院只是一家二級醫院,在上海名不見經傳,把一條腿交給這樣的醫院,不啻是一次危險的旅行。“你缺錢嗎?”有人甚至這樣問他。劉老板當然不缺錢,“但我要節省時間,而且上海有不少大醫院都是我的后盾,風險不大。更堅定我信心的是張教授的醫術高明,他對病人的責任心和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