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香爛烤鵝淘到第一桶金 孫鑫和丈夫結婚時在白城市民生路菜市胡同租了一間不足20平米的民房,研制出屬于自己的烤雞、烤鵝后,孫鑫把床搬到小屋的一角,騰出一塊大一點的地方,又開起了熟食店。她給熟食店起名叫“川味熟食”。2000年5月,“川味熟食”開業了,沒搞任何儀式,沒放鞭炮,只是把“川味熟食”四個字寫在一塊紅布上,掛在了小屋前。
開業那天,孫鑫和丈夫凌晨5點就起床了,兩人干到上午10點,燒制出了3只叫花雞,一只烤鵝,還有一些雞腿,熏制干豆付等。孫鑫把這些熟食擺上簡易的柜臺,小屋內立即飄滿了撲鼻的肉香。5月的北方已是春天了,熟食的香味從窗子里飄出去,很快就引來過路的行人,一個住在她家附近的河北老板買走了一只叫花雞,一個過路人買走了又一只叫花雞,一個老頭買走了烤鵝。沒用上一個小時,孫鑫做出的熟食全賣光了。孫鑫和丈夫數了數錢,他們一個早晨就賣了360多元。孫鑫樂壞了,她看著面前的360多元,覺得那是個好兆頭,她要時來運轉了。
從開業那天起,孫鑫做的熟食,每天都是一個小時左右就賣光了。雖然熟食賣得很快,但孫鑫記取了上次開熟食店的教訓。無論賣得多快,質量上絕不放松,也不多做,每天精工細料地做,做的叫花雞和烤鵝總數絕不超過10只,賣剩的熟食絕不第二天拿出來再賣。賣剩下的熟食她或是自己吃,或是拿去換菜,或是白送給鄰居吃。
孫鑫這樣嚴格控制熟食的質量和數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做的熟食每天都供不應求,幾天以后,鄰居們要吃她的烤鵝也得提前一天訂貨了。孫鑫每天靠賣熟食都可以掙50-60元。這讓孫鑫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2000年6月中旬,孫鑫的房東把房子賣了,新房東看孫鑫賣熟食掙錢硬要將房租由每月200元漲到400元,而且必須在3天之內交上400元,否則就不租給他們了。
那時,孫鑫手里已有7000多元錢了,她不想受新房東的要挾,就和丈夫連夜找房,終于找到了一處50多平米的門面房,講好一年租金8000元,一次性交齊。孫鑫回通榆縣娘家借來5000元,交了房租后,就把熟食店搬到新店里來了。
2000年7月1日,孫鑫的新店開業了,同舊店一樣,新店也沒有裝修,開業也沒有放鞭炮,孫鑫只是用手寫了一個“烤鵝真香”的牌子掛在店門上。牌子是白色的,字是紅的,掛上去挺醒目。孫鑫看了看,又手寫了一塊50公分寬,70公分長的白底紅字牌子掛在了店門旁。這塊牌子寫的是店名。孫鑫給自己的店取名叫“佛跳墻熟食店”。兩個牌子掛好,簡易的柜臺擺好后,孫鑫的新店開張了。
孫鑫的新店在鬧市,開業第一天,孫鑫做了20只豬蹄兒,4只鵝,還有一些叫花雞、干豆付等,當天下午5點多鐘全賣完了,賣了400多元。開業第一天生意就如此之好,孫鑫很高興,當天晚上,她買了一個西瓜,給丈夫做了一個土豆燉茄子,又買了一瓶啤酒,夫妻兩人好好地慶祝了一番。
孫鑫新店附近是教師樓,樓里住著許多退休老教師,開業幾天后,孫鑫發現來她店里買熟食的人多數是買烤鵝,而且老頭老太太比較多,孫鑫再做熟食時,就以做烤鵝為主,她把鵝做得又香又爛。雖然鵝做得太爛會減輕重量,減少利潤,但這又香又爛的鵝卻非常合老年人的胃口,沒過多長時間,人們都知道了孫鑫做的烤鵝又香又爛,淳香爽口了。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孫鑫的烤鵝又開始供不應求了。
孫鑫謹慎地挑選了幾個員工,慢慢地增加了每天烤鵝的數量,銷售額一天比一天增多,開業3個月時,孫鑫每天可以賣到1000多元錢了。做烤鵝的利潤是15%,孫鑫一個月可以凈掙4500元了。2000年10月1日那天,孫鑫的店竟然賣了3000多元。2000年國慶節后,白城市人忽然興起了吃烤鵝風,誰家老人過生日,媳婦坐月子,都會到孫鑫店里拎上兩只烤鵝。到2001年春節時,孫鑫的店前買烤鵝的人已排起了長隊。
雖然烤鵝賣得這么火,但孫鑫沒有放松質量關,無限制地增加產量,她仍是按照自己的計劃和能力,精工細作烤鵝。為了不讓有些顧客白排隊,每天,孫鑫能做出多少只烤鵝就發多少張撲克牌,從小到大排號,沒有得到撲克牌的顧客就不必等了。到孫鑫店里買烤鵝,不但要排隊,而且還要先發號,這在白城市商界成了一大新聞。
到了2001年6月,孫鑫的店每天都可賣到6000多元,每天純利潤高達900多元。2001年7月,孫鑫花20萬元把她租的房子買了下來。2002年3月,孫鑫又把她烤鵝店樓上二樓的60多平米的房子買下來,作為居住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