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老板提成猛縮水
汪書福應聘的是研發工程師,但總裁欣賞他的口才,把他安排在供應部任采購工程師,月薪300元。兩個月后,汪書福的妻子也來到深圳。沒有錢租房,汪書福夫婦只好住集體宿舍。當時深圳已入盛夏,夫妻倆買了床和席子在宿舍樓頂上過夜,把結婚證壓在枕頭下以備查驗,這樣一住就是兩個月。其間一遇上刮風下雨,妻子只好到女同事宿舍里打地鋪。
汪書福是個細心的人,雖然技術和銷售不是他的份內事,但他總是留心學習。未雨綢繆終于使他抓住了發揮的機會,有一天公司來了位客戶,可銷售人員都不在常老總一下傻了眼,汪書福主動給客戶演示產品,極受客戶歡迎,老總隨后將其轉至銷售部工作。
后來,汪書福結識了一家做程控交換機業務的企業老總,其產品全部是進口貨,質量好但價格也高,一直沒有打開市常這家企業的老板看中汪書福的才能,給了一個銷售經理的頭銜,許以誘人的提成,但月薪才750元,單公司的住房月租就收750元。汪書福明白他的收入全部來源只能是賣掉機器的提成。
汪書福了解到江西贛州一個縣城有意購買程控交換機,在兩個月時間,他四次往返于深圳和贛州之間。坐長途夜車沿路要翻越梅嶺山脈,汽車經常半路拋錨。汪書福是江西人,借著鄉土牌、口才和可靠的產品質量,成功賣出了兩臺機器。這個成績讓公司高層吃驚不小,卻也讓他們生出反悔之意,原本答應的十四五萬元的提成,變成了兩萬元。
面對出爾反爾,汪書福選擇了離開。
辦公司五萬打水漂創業失敗
再跳槽獎金狂打折熱情不減
這時,汪書福的兩位朋友拉他合伙開公司做系統集成,每人出資5萬,汪書福借了1萬多才湊足自己的股份。三個人的分工為技術開發、銷售和管理,汪書福還是跑銷售。他出差在外時,另外兩位合作伙伴因分歧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汪書福感到這樣的合作毫無前途,要求退出,但搭檔直言相告,人退錢不退。汪書福毅然選擇了退出,他的第一次創業就此告終。
1995年,汪書福重新"為他人做嫁衣裳",先是被一家做網絡設備的香港公司看中,派往上海籌建辦事處。辦事處只有兩個人,汪書福白天跑業務,晚上搞開發,花了半年時間解密國外軟件。此前汪書福一直認為技術是自己的軟肋,這一次讓他徹底打通了技術思維瓶頸。
有一次汪書福帶著上海的客戶來深圳玩,公司方面卻要一直等到支票兌現才接待客戶,而且禮數不周。這種不通人情的做法讓汪書福深感心寒,他自掏腰包打了圓場,這批上海客戶自此和汪書福結下深厚交情,直到現在仍保持著業務聯系。
汪書福接下來的這一次跳槽也屬無意插柳。該公司買了一套產品居然兩個月無法應用,而汪書福只花了兩個小時便大功告成。他還直言不諱地告訴老板:你所處的市場很好,但只做到了1/10的生意。老板高興地說:"小伙子,你來我們公司干吧。"汪書福進入該公司后的表現證明他對行業的見解不是妄談,他領頭的系統集成部只有6個人,但創利占了公司的一半。汪書福包攬了洽談、交流、演示等幾乎所有環節,曾經單槍匹馬舌辯群雄,打敗了那些開著奔馳寶馬的競爭者,征服了客戶。
到年終發獎金時,歷史再一次重演。老總面有難色的告訴他,你們部門盈利了,但公司主業是虧損的,給你5萬吧。盡管這筆錢已經相當于其他所有員工的獎金總和,但是離他應得數目還有很大差距。不過,熱情高漲的汪書福沒有介懷,轉年他開始注重培養團隊,到年底再次取得了好成績。由于提成比例下降,汪書福自己的收入大幅下降,給團隊的許諾也讓他左右為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