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長遠涉足系統集成
二次創業當年勁賺150萬
1997年初,同鄉汪浩拉汪書福合伙開公司,但是曾經的失敗合作讓他心有余悸。他對汪浩說,開公司如果僅僅是為了掙錢,就太沒意思了,還不如到賽格買個柜臺就行了。這是一件負責任的事,要為員工負責,要有長期打算。兩人達成共識,不賣電腦,不賣打印機,而是做有技術含量的系統集成。兩人甚至約定,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初創期間10萬元之內開銷不必計效去處。當汪書福正式離職時,他所在公司的老板也是早有預感,雖然人才難得,但他也深明大義,支持汪書福實現自己的想法。而汪書福也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承諾所負責的項目還將免費維護一年,公司如果有事還可以找他。
1997年2月,脈山龍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設在統建樓,有員工7名。汪書福有大智慧,也不乏小聰明,名片上他不打總經理,而是標上總工程師。自己當家后,汪書福才發現,競爭同行真不少,光深圳有三十多家,全國有幾百家。創業的艱難超出了汪書福和汪浩的預期,開業后不久,他們好不容易拿到了上海郊縣的一個項目,派去5位技術人員,有4位嫌條件艱苦、待遇不高而離開。原定3個月完成的項目,花了7個月才通過驗收,公司員工人心浮動。但汪書福挺過來了,創業當年,脈山龍經營收入150多萬元。進軍證券業營收大增
轉戰基金坐收七千萬
成立初期的脈山龍只要有單就攬,電力、政務各行業都做過。而汪書福認為,系統集成有著很強的物業特性,游擊隊的做法成不了正規軍,應該盯準一個行業,那么,該從哪個行業下手呢?
機會很快來了,1998年初,汪書福去看望一位在證券營業部任經理的同學。當時營業部交易系統出了一點問題,同學正拿著手電筒在亂麻般的線路中尋找出錯口。汪書福一眼就看出系統采用的是落后的總線型網絡,而且施工質量極差。這個場景啟發了汪書福,他意識到應主攻證券行業的系統集成。一方面是因為證券行業正進入新一輪的大發展時期,另一方面智能交換機的出現將促使證券行業對IT系統進行升級換代。
發展方向確定以后,脈山龍便在證券行業首次推出了以高品質進入的策略。汪書福過硬的技術為他在證券業贏得了人氣。曾經有一家證券營業部的交易系統在股市開盤后出現了故障,無法正常運行,連負責維護的供貨商都沒了招,于是供貨商直接建議客戶找汪書福,汪書福在中午休市的短短一個鐘頭里就排除了故障。
品質牌是脈山龍公司在經營戰略上的第一個轉型,這一招在散兵游勇居多、靠關系獲得訂單的市場上果然奏效,市場份額日漸擴大。到2000年,脈山龍經營收入達到了1500萬元。而系統集成行業在隨后幾年的激烈競爭中進行了品牌整合,到目前為止,上規模的公司全國只有四家,深圳有一家,除了脈山龍外,另一家是專注于證券業的金證。
2000年,汪書福又及時抓住了一次"沒有對手"的市場機會。這一年,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搬遷,脈山龍承攬了它的系統集成項目。當時,同行們都認為基金市場太小而很少涉入,汪書福卻意識到了其中的潛力,并搶先進入了這個市常當2001年基金迎來大發展時,脈山龍已經順利地圈走了他們想要的項目,取得了近80%的份額。
汪書福把這個轉變看作是脈山龍經營策略上的第二次轉型。證券業從2000年來一直蕭條至今,如果沒有從該行業及時轉移的話,公司將可能遭遇滅頂之災。2002年,脈山龍把經營收入做到了70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