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世紀60年代初期,霍英東的財產已以數千萬港元計,躋身于香港的超級富豪之列。
1979年4月,廣州白鵝潭畔興建白天鵝酒店的協議正式簽署,由霍英東投資5000萬元及提供管理、技術,廣東省政府提供“磚瓦沙石”、土地和人力。據悉,這也是中國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的五星級酒店。
而在2003年,霍英東曾表示將以新的形式與廣東省政府繼續合作經營白天鵝酒店,雙方已經就此達成了一致意向。
打造內地海濱新城
霍英東投資捐贈內地已超過50億元。而在眾多內地投資中,以南沙的投入資金最為龐大,10年總計26億元人民幣,霍英東不計回報的執著投入使南沙由一個不毛之地變成了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區域。
據香港媒體報道,過去數十年來,霍英東用作慈善的捐款超過150億元。
資料顯示,霍英東開發南沙可分三個階段。霍英東籌措,在開發南沙的第一階段主要將當地的交通,修橋、筑路、建輪渡,包括洛溪大橋、沙灣大橋、港前大道、進港大道建立起來,使廣州進南沙不用過渡。其次,在綠化和美化南沙方面,霍英東決定修建蒲洲國際花園、天后宮、蒲洲海堤。而在建設建筑物上,霍英東成立16個公司進行運作,項目包括友榮船廠、新技船廠、東發貨運碼頭、南沙客運港、高爾夫球場、蒲洲高新技術開發園、南沙會展中心、南沙科學館、姑蘇園。霍英東在開發南沙的第一階段上,總投資已經達到約24億元。
新客運港碼頭主要是由舊客運港改建而成,投資約7000萬元。而4幢大廈分別是現在的珠三角世貿大廈、香港中華總商會大廈、霍英東集團大廈、南沙大廈,總投資約6億元。
狂熱的體育迷
霍英東是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股東之一。
從1984年至2002年,霍英東將澳門娛樂有限公司所得30多億元利潤全部用于內地及港澳捐獻和建設,自己還另外補了十幾億元做霍英東基金會費用。
而這也打破了當時香港歷年一次最大筆捐款的紀錄。
除此之外,霍英東在捐贈方面的資金總數已逾40億港元。其中的1/5是直接捐贈與體育項目。
自1984年10月他捐贈1億港元設立體育基金至今20多年來,已累計投入4億港元,包括在內地和港澳各地建設了20多個現代水平的各種體育運動基地、中心、場館和設施,培養體育人才、推動中國流行的羽毛球運動與中國象棋進入國際體壇和設立各種獎金,獎勵在比賽運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體育人才等。
從1992年的第25屆奧運會之后,“霍英東體育基金”就開始撥款獎勵在奧運會上奪得獎牌的內地奧運選手和香港選手。奪得金牌的選手獲得一枚重1公斤的純金金牌及8萬美元獎金;亞軍獲得半公斤重的金牌和4萬美元獎金,季軍獲得0.25公斤重的金牌和2萬美元獎金。
對此,霍老曾做過解釋:“捐贈體育項目,并非僅僅由于我本人喜歡體育運動,而是基于體育運動本身對于國家進步、民族興盛的重要作用。”霍老算了一筆賬:“國家每年撥予教育的經費達400多億元人民幣,撥予體育僅10多億。當然,相對于13億人口,還遠未能說教育經費已經足夠,但海外華人、港澳同胞之中,捐資興學的人士畢竟比襄助體育者多得多。因此我尤其愿意在體育方面貢獻自己一份小小的努力。”
捐款上百億的慈善家
在很多人心目中,霍老是國家領導人、是香港的富豪,在更多人的眼中,霍老是全港捐獻最多的慈善家。過去數十年來,霍英東用作慈善的捐款超過150億元。從廣州白天鵝酒店到洛溪大橋,從暨南大學到體育基金……
2002年4月,霍老退出“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并把所持約值60億至70億元的股份全數捐贈與他在澳門成立的基金會,用于建設澳門。那次捐股,不但成為港澳地區的一時佳話,更打破香港歷年來一次性最大筆捐款的紀錄。而在眾多內地投資中,南沙10年總計26億元人民幣的投入,使得南沙成為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區域。
有一次,某媒體記者問霍老一共向內地捐贈了多少錢,他一時竟回答不出來,并謙虛地說:“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說不上是貢獻,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以霍老的名字命名的“霍英東基金會”于1977年正式成立,基金會一直以捐獻和非牟利投資形式,策劃了數以百計的項目,尤其是在推動各地教育、醫療衛生,體育、科學與文化藝術、山區扶貧、干部培訓等方面做了難以勝數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