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武雄為了不放過任何一閃而過的商機隨時隨地帶上創富靈感記事本告別流水線叫賣塑料花1968年,馬武雄出生在潮州一個小商人家庭,1987年他來到深圳,先是在在一家電子制造廠當計件工,因吃苦耐勞,認真好學,一年下來,他鉗、鉚、電、焊制造技術樣樣精通,深得師傅和廠領導的信任,并得到了一個小主管的職位?蓛赡旰,馬武雄便厭倦了這種缺乏挑戰性的生活。一次聚會上,一個銷售塑料花的朋友跟馬武雄說:“自己做生意才能有更大的空間,要干就自己干!”一句話激起了馬武雄的創業熱情,他毅然辭去了較為穩定的工作,開始沿街叫賣塑料花。
沿街叫賣的日子里,上午8點至晚上10點中間沒有休息,風吹、雨淋、日曬,吃過白眼,挨過罵,馬武雄卻從不喊苦,也沒后悔過當初的選擇。有人嘲弄他:不就是走街串巷死纏爛打的“賣花仔”嘛,但馬武雄認為,即使是賣花也要做深圳最棒的“賣花仔”。深圳南來北往的眾多游客就是財富,馬武雄認真“研究”深圳哪里游人最多,什么樣的場合游人最愿意買花。漸漸地他的埋頭苦干和真誠待人得到了大家認可,塑料花的銷售蒸蒸日上。
生意遭算計負債十萬元
一年半后,馬武雄把賣塑料花所賺得的資金投到了服裝商鋪。有了第一次創業的成功,讓馬武雄體會到,創業不一定要硬守某個行業和項目,碰到機遇應及時轉變。不久,他就把這兩個價值約10萬元的店鋪轉給了來深圳發展的兄弟,自己則盯上了剛興起的錄音帶銷售行業,他告訴記者,當時每賣出一盒錄音帶就可獲3倍的收益
可是,一次失誤幾乎將馬武雄打跨了。1990年的一天,馬武雄去廣州進一批將近10萬元的貨,因與進貨商比較熟落就沒有仔細看貨,可回家打開仔細一檢查,發現那些錄音帶一大半是假貨,馬武雄馬上趕回廣州,但供貨商已人去樓空。馬武雄回憶說當時已分不清了東南西北,沒想到做大買賣沒掙到錢反而把老本都賠進去了,坐在街頭馬武雄氣憤卻又無奈地落淚了。禍不單行,他的服裝店鋪也因為沒有經驗,被合作方在合同上算計,最終落得血本無歸。驟然間,馬武雄從一個老板變成了負債10萬余元的窮光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