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企業家北大論道,昔日"林黛玉"獲"十大管理新星"

陳曉旭:從“林妹妹”到身份過億的廣告女杰(資料圖片)
日前,中華女性商界精英成功案例(點評)學習活動暨21世紀中華女性十大管理之星、十大管理新星揭曉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百年世紀大講堂舉行。這次活動由中華工商時報與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女企業家商會、中華愛華影視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協辦。
國有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書記李保民、中華兒女雜志社社長石國雄、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單忠東、中華工商時報社副總編輯王德穎等出席了本次活動并擔任頒獎嘉賓。包括雅芳全球董事會主席鐘彬嫻、寶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企華、甘肅奇正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雷菊芳等女企業家獲得了“21世紀中華女性十大管理之星”。當當網聯合總裁俞渝,北京世邦聯合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旭(編輯注: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三峽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于濱,美國XINLIUSAINC董事長、香港新麗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等還獲得了“中華十大管理新星”的稱號。
大會還頒發了“中華女性十大管理新星”提名獎,評出了50名中華女性商界精英,以及中華女性二十大成功案例。當天下午,女企業家們移師北京中苑賓館,開始了為期兩天的成功案例(點評)學習活動。(曹婧逸阮修星)(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
"林妹妹"陳曉旭的商海生涯
推開貼著“南無阿彌陀佛”字樣的玻璃門,迎面是一道寫著“世邦廣告有限公司”和“世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淺色幕墻。一切都是靜悄悄的。
沿著二層中央的天井走到靠南的一間屋子,一個面容嬌好的女子從桌子后面的轉椅上站起來,古典的面孔,齊腰的長發,瘦削得似乎弱不禁風。而當她默默地望著你時,又分明是那個眸子里滿含憂郁的林黛玉。
作為世邦廣告公司的董事長,陳曉旭的辦公室只有十幾平方米,除了室內繚繞著輕緩的佛樂“阿彌陀佛”外,有兩樣東西最為醒目:一件是正對著門的地方立著她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里飾演林黛玉的經典劇照,一件是辦公桌對面墻邊設立的佛堂。佛堂桌上擺著一位身穿僧衣的老和尚的照片,和尚慈眉善目,精神矍鑠。
“他是我的師父,凈空法師。”陳曉旭介紹說。
“我總結了一下我的前半生,我經歷的困難和挫折真的不是很多。我的問題都是對自己的一種判斷、否定、反思和重新開始。”陳曉旭在接受《時代人物周報》專訪時說。
盡管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了十幾年,陳曉旭見到陌生人仍顯拘謹,但自我意識非常強烈。“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樣——太自我了,別人都不歡迎我,記者對我的印象也不好。我不高興的時候就不理你,或者說是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生活中的陳曉旭頗為低調,極少接受采訪,更不愿意談及私生活。不過她還是告訴《時代人物周報》,如今她跟父母和妹妹一家三口住在一套大房子里,“演妙玉的姬玉老住在我們家。”還有就是,她的丈夫與她一起經營著世邦公司,“他很健康很陽光很帥。”

只演兩部戲的名演員
陳曉旭一共只演了兩部戲,即《紅樓夢》和《家春秋》。但當年她的名氣卻大過很多演了一輩子戲的演員,因為她演了林黛玉。
“拍《紅樓夢》時,我已經讀過兩遍原著了。給王導演寫自薦信時,我還附上了14歲時發表的那首歌頌柳絮的小詩。”
陳曉旭說,她那時的性格真是很像林黛玉,長得非常瘦弱,愛讀書,醉心于芭蕾。
1985年,《紅樓夢》劇組開始選演員。18歲的陳曉旭聽到這個消息后,拿著一張背面抄著一首詩的自己的照片找到導演,毛遂自薦,要求飾演林黛玉。
“開始導演懷疑我是否能演好。問我:能否演另外一個角色。我說:‘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個女孩的角色。’導演覺得演林黛玉的演員本身應該是個詩人,所以最終我得到了這個角色。”
接到試鏡的通知,她沒有告訴鞍山話劇團的同事和領導,而是請了三天病假,偷偷地跑到北京。在《紅樓夢》劇組里一待就是三年,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她把林黛玉演繹得凄凄慘慘切切。
《紅樓夢》后來成了中國電視史上最風行的電視劇,前后重播了700多次。
她和那部戲里的十多位以前默默無聞的男孩女孩一起一夜成名。那時,她只有21歲,“我不覺得我能演林黛玉是因為我長得美,或是演技好,只是我的性格和氣質與她很像。”
《紅樓夢》熱播后,陳曉旭借助“林黛玉”一角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這為她爭取到了電視連續劇《家春秋》的女主角梅表姐的角色。但無論她怎么“用功”,展示在觀眾面前的梅表姐,都只是“林黛玉”的翻版。
“我就拍過這么兩部戲。一是我覺得自己在表演上不如別人有天賦;二是由于起點太高,我之后就沒有再遇上什么合適的戲了。事實證明,這是我的幸運,要演就該演最好的角色,不是嗎?”
浮華散盡是落寞。此后,陳曉旭獨自漂泊北京——十多年前還沒有“漂一族”的說法,她成了最早漂在北京的一撥人之一。沒有租房中介,沒有酒吧和迪廳,不知道往下該怎么走,多次搬家使得她幾乎得了房子恐懼癥——她害怕拖著行李飄零街頭的感覺。
“上世紀80年代末流行出國熱,我也盲目地心動過,想去美國,被拒簽了。”為了出國,她雇了保姆,并把自己關在家里苦攻英語,她的孤僻性格竟然把保姆給嚇跑了。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先去德國,想轉簽去美國。然而,她在德國呆了三個月就回來了。
回國之后的陳曉旭,仍不確定自己該做什么,直到1991年陰差陽錯地轉入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