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要做中國第一,而且要做響世界品牌
飾品行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周期短、更新換代快,沒有強大的設計開發能力根本無法在市場立足。 為了緊跟市場的趨勢,新光花在培養人才方面的費用一年就達150多萬,專門組織了由幾十名設計人員組成的開發部,還花巨資從國外引進了最先進的飾品生產設備,建立了國內飾品行業唯一的電鍍自動流水線,使新光在競爭中始終處于領先位置,一時間新光的合金、爪鏈等主導產品遍布了中國大小市場和飾品集散地。1995年10月,新光公司剛剛建成投產,周曉光就首先投資40萬元,在廣州飾品一條街開辦了分公司。當時廣州街上的女士都愛佩戴絲巾扣,分公司發現后立即將信息發回公司本部。僅3天時間,公司就組織設計人員開發出了幾十款品種投放市場,結果,新光飾品在廣州一炮打響,遍地開花。緊接著新光公司相繼在義烏、沈陽開設銷售窗口。公司利用飾品流行的地域差和時間差,用自南而北循序漸進的階梯式產品銷售法,迅速開拓了市常從單純的飾品銷售企業到現代飾品的生產銷售企業,“新光”這一裂變時間之短,動作之快,起點之高,讓飾品行業為之一震。 周曉光經常參加世界各地飾品展銷會,在第一時間內獲取世界飾品流行款式和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然后經過消化,結合中國市場特點,開發出自己的產品。她經常帶著設計人員到歐美、南非、中東和亞洲等地區考察,周曉光自己就到過十幾個國家。她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看看外面廣闊的世界,對我們產品的開發,企業的成長很有促進作用!蹦壳,新光公司已設計開發了“新光”、“EVE”、“新光希寶”三個品牌,形成了合金、爪鏈、銅金、水晶、亞克力五大系列。從2000年起,“新光”連續三年參加了在香港舉辦的亞洲時尚飾品展。并曾在韓國舉辦的國際暢銷產品博覽會上被評為國際最高金獎。2000年5月,對周曉光來說是一個轉折期,這位普普通通的中國女性,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國際珠寶飾品物展上著著實實“火”了一把。中央電視臺及香港媒體的記者紛紛把焦點對準這位從國內飾品行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女廠長,來自亞洲、美洲、歐洲50多個國家的70多個客戶被她所展出的產品所吸引,簽下了一筆又一筆訂單。周曉光的4個展位前擠滿了客戶,帶去的8名翻譯不夠用,又臨時從香港請了4名。一些客商在會場上輪不到訂單,只好索要了有關資料后相繼趕到義烏。也就是在這次展會上,周曉光打破了飾品市場由韓國和香港稱霸的局面,在參展的57個國家和地區、226家企業中嶄露頭角。
是什么原因,使這個在國內并不知名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卻創下了輝煌? “我是被逼出來的!敝軙怨庖谎愿爬。據她介紹,在全國,飾品行業共有企業2000余家,其中1000多家集中在義烏,產量約占全國的70%左右。作為義烏市飾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一面世,馬上被人仿冒,而且價格比“新光”低許多。有時他們新產品僅生產一兩批后即被迫停產。國內飾品行業的低價位、低品位、低質量的惡性競爭,使該行業過早地步入了萎縮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周曉光開始把目光瞄準國際市常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不同飾物的要求和理解,周曉光的足跡幾乎遍及亞、歐、美。有一次,僅僅為了買下一張美國一家老牌企業的產品設計構思說明書,她毅然掏出了2.4萬美元。經過兩年時間的精心準備,周曉光覺得羽翼已豐滿,該到國際市場去搏一搏了。于是,她集中全部精銳力量,關門生產了6000多個飾物的新產品,專程運抵香港亮相,竟一炮打響,轟動了香港。
當回憶起香港之行時,周曉光仍思緒萬千,“我第一次帶著自己的產品參加國際展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大大增加了自己的信心,我完全有能力將自己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我不但要做中國的第一,而且要做響中國的品牌”。開了“洋葷”的周曉光并沒有就此感到滿足,而眼前思索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企業在資本運作上該如何突破。她告訴我們,我正在思考企業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問題,企業發展肯定要走這一步,只是當前我們在目標和具體措施上都還沒有完全理清。有人比喻,民營企業就像一條獨木舟從喜馬拉雅山一路航行到長江口,接下來就要入海了。如果沒有足夠的準備,將在大海里再也找不到自己。這許多的事就是我這個董事長需要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