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雄心與天齊——揭秘臺首富郭臺銘發家史

20年前在臺灣,他名不見經傳,所屬企業規模連臺灣一千大制造業都夠不上;但如今卻是叱咤風云、縱橫四海的臺灣首富,麾下企業遍及歐美。他就是臺灣最大科技企業集團----鴻海集團的老總郭臺銘。
英雄莫問出身低 黑手雄心與天齊
郭臺銘
對于鴻海的成長過程,郭臺銘曾經說過:“阿里山的神木(臺灣最著名的風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里時就已決定了,決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回顧鴻海成長的過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個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郭臺銘自己能夠體會。
郭臺銘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于家境貧寒,1966年郭臺銘進入臺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后,郭臺銘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1973年2月,郭臺銘出資10萬元新臺幣,與朋友在臺北縣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不過一年時間,因經營不善,原股東逐一退出,企業成了郭臺銘的全資公司。
當時黑白電視機剛剛在臺灣地區興起,郭臺銘便從制造黑白電視機選臺的按鈕做起。這時的鴻海不過是個規模只有30萬元新臺幣的小公司,僅有15名員工。1975年,易名為鴻海工業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郭臺銘立即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為日后發展奠定基礎。其后他又陸續投資建立了電鍍部門與沖壓廠。
20世紀80年代,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郭臺銘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占領市場。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郭繼續投資1600萬元進入計算機線纜裝配領域。1985年,郭在美國成立分公司,開始在臺灣之外開拓市場,并創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臺銘已經成功打造出他的“連接器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