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的日子總是難熬的。起步時,公司只有三個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如何發展?黃小川和他的迪思愣是從別人不愿意接的小項目開始,從其他公司認為的“雜事”做起。
迪思終于迎來了第一單,幫助思科做本地化翻譯。談到這一單,黃小感慨萬千,當時苦于沒有項目,黃小川找到了思科。起初,對方并不信任黃小川和他的迪思,將信將疑地把一份英語資料發給黃小川作為考核測試。而迪思出色地完成這個項目,把一份已在美國發布的新聞稿翻譯成符合中國專業習慣和新聞要求的新聞稿。這一單的收入雖然只有區區幾百塊錢,但這對于舉步維艱的迪思而言,意義重大。正是憑著這份翻譯稿,迪思贏得了思科這個國際化大公司的認可。思科的肯定給了黃小川莫大的信心,他決定繼續自己的創業夢想。黃小川認為,無論單子大小,只要得到對方的認可,都是對公司專業能力的一種肯定。黃小川的這種專業精神促成了迪思和思科長期合作,從零散項目到全面服務,雙方合作越來越密切。

這兩次危機促使黃小川開始思變。黃小川意識到將公司的發展僅僅維系于一個行業,風險很大,他下定決心改變這一被動局面。迪思開始轉型,業務范圍從IT業向房地產、汽車、金融、快速消費品等行業和領域拓展。業務向外延伸的同時,迪思服務的核心理念也發生了變化,從單純的市場執行角色向咨詢顧問角色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