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袖珍夫妻的創業經歷
cye.com.cn
時間:2007-6-20 9:51:41 來源:三峽晚報
作者:譚瑩 我來說兩句 |
|
|
一晃,昔日的玩伴、同學都長成了大人,惟獨譚鄂光和楊翠玉還是孩童模樣。矮小的身材給他倆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也給他們內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在江口鎮上,譚鄂光高中未畢業就退學了。上高中后,他與同學們個子差異越來越大,體育活動和集體勞動都無法勝任。為此,他承受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性格日益孤僻內向,高二那年,只得含淚離開了校園。好在他的家人對他十分呵護,在親情的感召下,他心里的創傷才漸漸平復。
而楊翠玉與同齡人則相處得十分融洽,大家都喜歡這個嬌小玲瓏、長相甜美、成績優異的女孩。當然,也偶爾有尷尬的時候,比如經常會被人誤認成某位同學的小妹妹。高中畢業后,家境貧寒的楊翠玉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和家人一起下地勞動,除了不能挑重物,其他農活她都搶著干。她回憶說:“一天活干下來骨頭都快累散架了,但我不能歇,因為我不想成為家人的累贅。”
待楊翠玉成年后,家人多方咨詢像女兒這種情況能否婚配?在得到相關部門的肯定答復后,父親開始四處奔走為自己的“袖珍女”找婆家。與此同時,譚家也正緊鑼密鼓地為自己的“袖珍兒”找對象。
踏破鐵鞋無覓處,隔江姻緣一線牽。在熱心人的撮合下,譚鄂光和楊翠玉于1990年底結為夫妻。聊到這里,他倆笑著說:“我們自認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我們的結合是緣分所定。”
艱難困苦不言棄
創業闖出新天地
結婚之前,譚家的家境已因一連串的意外漸漸衰敗,加上新娶進門的“袖珍媳婦”不能正常勞動,生活壓力一天比一天沉重。
婚后一個月,善良、要強的楊翠玉就再也坐不住了,她希望能為家庭減輕一點負擔。她說:“我雖然身體殘疾,但腦筋靈活,而且手腳健全,我相信只要勤勞就能掙到飯吃。父母終歸要老,我們不能靠他們養活一輩子。”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