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思維,失敗也能變財富
報告人:黃秀英西安皮薄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
1987年冬天,黃秀英在公交車上無意間從乘客閑話中得知,柞水面粉價錢高出長安縣(現長安區)許多,她當即去柞水了解市場,回來后就開始忙活著買麥子、磨面粉,翻山越嶺運到柞水銷售,頭一回就賺了2300元。有一陣養雞風靡陜西,成千上萬的人加工雞籠,她看得眼熱,與人合伙加工雞籠,4個月生產紅紅火火,到頭來,竟賠了1000多塊錢。
經過反思,黃秀英認為不能緊跟熱潮,得選擇自己最熟悉的行業開拓。她最擅長包餃子,想開個餃子館,她訪遍西安的餃子名店,求教了上百個廚師能人,最后研制出自己獨具特色的皮薄餃子。她的餃子館最終在餐飲界創出了名聲。
服務到位,市場會越做越大
報告人:侯曉軍陜西猴王汽車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
侯曉軍下崗后心情苦悶,每天借酒澆愁。后來在妻子的鼓勵下找到一份推銷電風扇的工作。剛開始,侯曉軍一臺也沒推銷出去。他總結教訓,改變方法,經過二十多天的努力,終于推銷出去100臺電風扇,賺到1000元。這給了他很大信心。
帶著1000元錢,侯曉軍前往深圳打工。在深圳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服務理念,手中有了一些積蓄后,決定回西安創業。在西安,他無意中發現西安的汽車美容裝飾業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和發展空間。店鋪開張后,別人傍晚7點就關門下班時,他選擇24小時營業,并想盡辦法增加服務內容,這為他拉來了越來越多的顧客。目前,他的企業已經擁有150多個員工,發展很快。
善于學習,成了改變困境的力量
報告人:王光輝蓮湖區天地汽車輔料商行總經理
剛開始,王光輝和愛人在一家汽車油漆行打工,兩年的打工經驗,使他掌握了一定的經營策略和銷售渠道。他自籌3萬元,又向朋友借了5萬元,在2000年開辦了一家漆行,可幾年下來,效益卻一直不好。跟妻子商量后,王光輝跑到廣州學習技術和經營。經過學習,他進一步了解了化工知識,然后專心鉆研了電腦調漆的技術程序和操作過程等。
回到西安以后,王光輝將在廣州學習到的知識結合陜西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加以改進,用在了自己的企業中,并制定了服務制度及技術標準,這使他的企業開始有了轉機。企業的銷售額直線上升,達到了過去的6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