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靈光乍現的發明創意,改變了廣安國的晚 年生活,至此以后,他就走上了體育運動器材的專利發明道路。一名資深體育教師的從教經歷,給了廣安國源源不斷的發明靈感,幾年后,他就成了這一領域無可爭辯的領軍人物。
●金燦燦的財富大門,距這個“誤入商海”的創業者只有幾步之遙。如果他成功了,將為正在進入老年社會的中國,提供一個依靠“銀發智慧”改變財富格局的經典案例———但是,他能成功嗎?
70歲的廣安國身體依然強健,這與他之前的職業不無關系。當了30多年的體育教師,每每談及自己的從教歷史,廣國安依然津津樂道:“我到育才中學任教之初,學校的體育在全重慶名不見孫山,我去了之后開始抓籃球隊和排球隊,從那時起步發展到現在,這個學校的男子排球隊在重慶各大中學中排在前三位。”
1997年的一天,從體育教師崗位上退下來的廣安國到學校操場晨練,看著運動場邊那一排排水泥砌成的乒乓球臺,他突然靈光乍現:“當時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的室外乒乓球臺大多數都是用水泥砌的,這種水泥球臺表面過硬,容易損壞乒乓球,外形也難看,無法搬動;而且不耐久,通常兩到三年之后,其表面的水泥灰漿就會開裂脫落,變得凹凸不平,不能使用了———為什么不能換一種材料為全國的中小學生成批生產一種新型乒乓球桌呢?比如說———玻璃鋼……”
正是這一次靈光乍現,改變了廣安國的晚年生活。
資深教師的商業履歷
其實早在退休之前,廣安國就開始涉足商業,一度生意還做得很大。
在全民經商的熱潮中,當時國家對于公職人員從事第二職業沒有明確禁止,一個人擁有兩種以上職業身份,甚至蔚然成風。于是,課時不多的廣安國開始了自己的第二職業生涯。他的下海經歷,從銷售塑料花開始———因為這種商品需要的資金門檻不高,而且當時的競爭者極少,所以生意也格外火爆,很短時期,廣安國便在楊家坪地區連開了兩家分店。
但好景并不長,正由于資金門檻低,跟進者一擁而上,楊家坪地區的塑料花市場轉眼就變得滿地雞毛,無奈之下,廣安國賣掉了楊家坪中心地帶的門面,開始轉向做體育服裝。
“我做體育服裝有其他人不具備的優勢,因為那時候我的門市直屬四川省教委,掛著四川省教委學生體協重慶辦事處的招牌,所以很多學校購買體育器材和服裝都找我。”
人生可以有很多假如,在這個時候,假如廣國安沒有碰到一個名叫蔡德依的人,他可能已經成為重慶體育服裝界的“第一大佬”———但他偏偏碰上了這么一個人,因此而卷入了一場莫名其妙的官司。正是這場馬拉松式的官司,差點把廣國安拖入一次生意場上的“死亡游戲”!
第一次商業合作受挫
很長一段時期里,重慶全市中小學生參加體育考試,均指定購買由廣安國門市銷售的服裝。背靠大樹,廣安國的體育服裝門市也迅速崛起,到1996年,廣安國就在菜園壩、朝天門和兩路口連開3個門面,成為重慶當時最大的體育服裝批發商之一。
就在這個時期,廣安國有了他生意場上的第一次合作經歷:“1995年,我與福建商人蔡德依簽訂了3年聯營協議,共同經營運動服裝。之后,我把自己的所有資金和場地都作為股本投了進去,并幫蔡以月息兩分借款18.5萬元。”
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第一年的合營期間,蔡暗中運作,將廣安國投入的門市轉賣了出去,然后以經營狀況下降、要求解除聯營關系為由,將廣安國告上了法庭。
“這個官司一打就是5年。一審之后,我不服判決,但卻錯過了上訴時效期,無奈之下,我只好以原告身份另案起訴蔡涉嫌‘商業欺詐’,但法院卻稱本地法院對本案沒有管轄權,要我去福建石獅打這場官司。”
發生在重慶的糾紛,憑什么去石獅打官司?廣安國只好又一次上訴……這場訴訟拉鋸戰一打就是七八年,在此期間,廣安國收到了13份判決或裁定書。而在這漫長的訴訟過程中,蔡德依早已賣掉了廣國安向法院申請保全的商業門面人間蒸發了。
二次創業從豬圈起步
一邊打官司,一邊找項目,廣國安又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
這次創業的目標,就是體育器材的專利開發。。
“由于第一次連環官司遲遲未能結案,我幾乎找不到資金投入乒乓球臺的研發了,后來湊了幾千元錢,找到個豬圈開始研究玻璃鋼乒乓球臺。”廣安國研發室外乒乓球臺的最終目的,是延長其壽命:“原來的乒乓球臺采用混凝土制造,每個造價高達一千多元,而且這樣的乒乓球臺比較笨重,無法移動,同時在重慶的氣候條件下,無法耐久,通常一個混凝土乒乓球臺在室外一至兩年就得重修。”
廣安國帶著幾個工人,花了3年時間來研發新型乒乓球臺。這種乒乓球臺的造價,每個僅500元左右,零售價格為700元至800元(2004年價格)。而在同時期,國內知名品牌的乒乓球臺,零售價格達到了1500/個(普通室外型),采用的多數是木質等材料,“在重慶室外使用,最多能保證兩年左右不壞。”
而廣安國研發的這種造價低廉的玻璃鋼乒乓球臺,卻能夠在室外保證10年的壽命———“以其造價及使用年限來算,如果能夠在全國推廣,我預計至少這款乒乓球臺能夠為教育系統減少此項開支上億元!”
花費3年,廣安國的發明最終獲得了國家專利。
這個銀發老人的人生第二春,終于盼來了果實累累的金秋季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