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跳的大宗訂單
2001年,廣安國帶著他的發明專利,走進了北京國際體育器材博覽會。這是他的專利第一次面世。通過這次博覽會,廣安國帶回了一份金額龐大的訂單———北京永林科技開發公司與廣安國簽訂了8000張乒乓球臺的合同,僅此一項合同的毛利,就可達到200萬元。
拿到這份合同的廣安國,卻感到幸福來得太突然,以廣安國當時的乒乓球臺生產規模,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訂單。所以廣安國開始四處尋找更大的生產場地和資金合伙人,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名叫成豐(化名)的老熟人找上了門。
“成豐以前跑體育器材業務時,經常在我這里拿貨,2002年找到我的時候,他還欠了我近兩萬多元的貨款沒付。”廣安國說:“成豐找到我,說他那里有個很大的廠房,而且愿意把之前所欠的全部貨款還給我,還信誓旦旦地與我約定了50萬元的違約金。當時我正急于將專利推廣出去,就與他簽訂了合作協議。”
這份合作協議規定:“由我出技術、人員和設備,任新公司董事長;另外再投入10萬元流動資金,成豐出生產場地和生產所需的追加資金,雙方簽訂了8年的合作協議。”
然而,正是這次合作,讓廣國安懂得了什么叫“生意場上無朋友”。
就在雙方合作看起來進展順利的時候,一場新的打擊接踵而至!已被商海惡浪嗆了一大口咸水的他,還能從這次命運大廈的傾覆中劫后余生嗎?
突然間變得兩手空空
在簽訂合作協議之后,因急于投產完成北京永林的訂單,廣國安陸續將其所有的設備和人員都搬遷到了新成立的公司地址———沙坪壩區歌樂山頂上的一處閑置廠房,并將協議約定的資金如數打到了成豐的賬上。“現在看來,成豐完全是想通過合作,偷走我的專利,以及我手下的熟練工人。”在新公司建立之后,他連續一個月內都沒能見到成豐,既沒能看到對方的資金輸入共同賬戶,更沒能收到他這個新任董事長的1萬元月薪:“當時不知道成豐究竟有何想法,連續一個月新公司沒有任何動靜,我派去的財務出納和管理人員也都根本插不上手,搞不清楚他們打算什么時候履行合同。”
當年6月,再也坐不住的廣安國,向成豐發了封詢問函,質問他是否還打算繼續合作。“結果成豐給我回函說,因為近期媒體上一篇關于我從事專利發明的報道,損害了雙方合作的基礎,要求終止合作協議。”
大夢方醒的廣安國此時能做的,就是立刻撤回自己的設備和物資,但他原來自己的廠房已經關閉,工人也都搖身一變,成了成豐的手下:“突然間我就變得兩手空空,差不多一無所有了!”2004年9月,走投無路的廣安國將成豐告上法庭,要求其返還10萬元投資款并支付50萬元違約金。
財富新娘去了別人家
“為了打這場官司,我賣掉了車,賣掉了剩下的設備。”然而,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面———就在這個時候,廣安國的一個遠親,廣安國公司的經營廠長也帶走了他的專利機密,另辟門戶開始自己生產:“一時間,整個重慶出現了十幾個仿冒我專利產品的體育器材廠……”
至此,重慶規模最大的體育器材生產商,廣安國名下的行知教學設備生產廠正式宣告夭亡!
直到2007年7月底,廣安國歷經3年的訴訟終于告一段落:“法院判決雖然認定成豐違約,但只判他賠償支付我8萬元的投資款,至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的訴求則未獲支持。”今天,廣安國又在準備他的第三次創業,與此同時,他也在著手請律師,決定向侵犯其個人專利權的其他公司追加索賠訴訟。
今年早些時候,廣安國將自己與蔡德依聯營時剩余的存貨盤出,好歹收回了18.5萬元的流動資金。對于下一步的“咸魚翻身”,這位曾經在重慶體育服裝業界呼風喚雨的老人,多少還是有些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