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記者面前的丁華,仍然保有軍人的氣質,他目光如炬,步履輕盈,一雙黑色圓口布鞋顯得樸素而簡潔,和記者握手的時候,他的手堅定有力。
21歲就離開軍營的他,經過27年的艱苦創業,如今已經是北京運通世紀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事業也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在運通世紀投資有限公司名下,目前他還擁有運通世紀財務公司、運通世紀人力資源公司等七家子公司,公司資產上億元。
公司高管80%以上都是復轉軍人,子公司物業管理公司聘用的保安人員100%都是復轉軍人,這是丁華用人的傳統和偏好,也正因為如此,丁華的公司是北京市第一批享受免收營業稅、所得稅的企業。
2006年,丁華公司所承接的最大項目就是在日本日光市確定了14萬平方米別墅區房地產的開發,該項目位于日本著名的風景度假區及世界文化遺產勝地櫪木縣日光市,距日本東京100余公里。目前,籌劃公司在海外上市,把企業的產業鏈擴大,讓自己的企業做穩做強是丁華最大的愿望。
當兵是人生必須經歷的過程
由于父親在部隊工作,丁華的4兄弟都有參軍的經歷!案赣H最大的愿望就是讓我們子承父業,很小的時候他甚至把我們兄弟4人的兵種都分配好了,當時給我分配的是海軍!敝v述當兵的經歷,對于丁華來說是很享受的事情。
“我參軍的時候是在1974年年底!弊哌M軍營的那一年,丁華剛剛15歲。
部隊的訓練和生活很辛苦,當兵第一年他隨著部隊參加拉練演習,也到過部隊農場參加勞動,第二年到內蒙古自治區參加戰備施工,打山洞,之后,他學了開車,接著又學了修車,也曾喂過馬、做過飯,后來到汽車駕駛訓練隊當汽車司機教員。
“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希望一輩子都不脫軍裝。”也正是由于在部隊里面的突出表現,1979年,丁華成為“文革”后恢復發展新黨員后第一批有預備期的黨員。
1980年年底,抱著對軍營外世界的好奇,丁華在沒有與家人商量的情況下從部隊轉業復員。之后,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讀書,當時他讀了黑龍江大學的遠程教育中文系。在這個過程中,丁華開始了創業!暗,當時自己沒有目標,幾個朋友湊在一起,有項目的時候就弄一下,沒有就分頭干自己的工作!
機會是在1998年出現的。當時他的一個朋友承包了北京定慧寺附近的三棟辦公樓,對外出租房屋搞物業,由于經營不善,連年虧損,虧損金額已經達上百萬元,無法向房東繳納租金。
“接觸這個項目的時候完全是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心里也沒有譜,但是我還是決定簽約,干!”現在看來,當時能夠促使他下這個決心的,就是部隊培養出的性格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軍人就是有那么一股子不服輸的個性,往往壓力越大、越有挑戰性的時候越有動力和斗志。”
無意中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
接受一個連續虧損了10年的項目,能否盤活,能否良性發展,這對于當時還對物業管理兩眼一抹黑的丁華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丁華首先做的就是投入一部分資金把手里的三棟房子裝修一新,并以低于周邊市場的價格推出。與此同時,丁華開始培訓自己的保安、保潔和工程服務人員,那個時候,他的公司里就開始出現了復轉軍人的身影。
沒想到,正好趕上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大規模發展的好時候,當時,由于入園創業享受免稅政策,20世紀90年代末期,大批企業在中關村入住。丁華手下的三棟寫字樓由于租金較低、環境好和服務一流受到企業的歡迎,出租率曾經達到90%。
丁華說,做寫字樓的物業管理和小區的物業管理有很大不同。小區物業管理規模比較大,客戶群體比較復雜,文化層次高低不同,收費比較困難,最大的問題是,除了開發商自己成立的物業公司可掙錢之外,其他外來的公司管理和盈利都相對困難。
寫字樓的物業管理面對的客戶層次比較高,經營起來相對容易,利潤也相對比較高。但是這里面需要做的就是,物業公司人員的培訓以及寫字樓裝修的投入。從2002年正式注冊運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到目前為止,丁華已經在北京定慧寺、玉泉路和馬家堡擁有三處物業管理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