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坊賣作品也賣手藝 “巧女”靠手撕出財富
湖州在線訊 走進百工坊二樓,目光很容易就被右手邊的第一家門店所吸引。店門上掛著一張名為“大吉祥”的手撕紙作品,一只輪廓簡單生動的大象仰首朝天、栩栩如生。它沒有剪紙般細致的邊緣,卻另有一份粗獷和豪放。
這幅作品的創作者是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東方神韻剪紙世家傳人趙潤蘭。
●剪紙也是生財之道
趙潤蘭是河北省晉州市人,小時候在鄉下長大,她的母親彭秀慧是五里八鄉有名的“巧女”之一。“巧女”是鄉下對那些精通繡花、剪紙且能獨立創作圖樣的勞動女性的尊稱。“舊時候鄉下對剪紙的需求量很大,像窗花、頂棚花、祭祀花都用剪紙,而有創作能力的‘巧女’很受人尊敬。”
出生于“巧女”之家的趙潤蘭自然傳承了母親的手藝,1999年為慶祝澳門回歸,她和女兒一起創作了總共20多米長的大型剪紙組畫,后榮獲中國剪紙世紀回顧展金獎。作品得獎后,高價索求作品的人便陸續登門,趙潤蘭這才意識到,剪紙是藝術,也是生錢之道。三年前,趙潤蘭的“東方神韻剪紙坊”搬進了百工坊,不僅創作經營剪紙作品,還潛心研究,創造了手撕紙這一新的紙藝。
●剪紙坊賣作品也賣手藝
東方神韻剪紙坊里,滿墻都是精美的剪紙、手撕紙作品。“我們這里撕紙銷售是最火的,”趙潤蘭說,“每一幅手撕紙都是獨有的,它有一種原始藝術的大氣之美。把紙撕開容易,撕出好作品難。撕紙的創意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生活的理解作支撐。動物要撕得生動,人物要撕得有風度、有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