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剪紙坊里,趙潤蘭不是簡單地展示和銷售她的作品,還手把手地教她的顧客“手藝”。剪紙坊里不定期地要舉辦培訓班,學員不僅有中國的剪紙愛好者,還有外國游客。趙潤蘭先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手撕蝴蝶,吊起大家的興趣,“蝴蝶很簡單,每個人都學得會。撕好后,挨個把他們的作品裝在相框里送給他們,他們都很高興,有成就感。”
教手藝的過程,不僅傳播了中國剪紙文化和技藝,也順理成章地做成了“生意”。趙潤蘭笑著說,下周一還有一批美國的客人約好了要來學剪紙,而她現在正開班的剪紙培訓班中也有外籍學員。
●創新才能保持生命力
在前不久的愛家藝術品展覽會上,趙潤蘭的手撕紙作品吸引了不少觀眾。她的一幅手撕紙作品毛澤東頭像售價達到兩萬元。雖然大型手撕紙作品價格不菲,但趙潤蘭和她的女兒龐暉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創作上,“創新才能保持藝術的生命力。”她最近正忙的是一組以名人為主題的大型手撕組畫。“一幅手撕紙作品制作的時間并不長,關鍵在于創作設計。”
趙潤蘭同時還在為東方神韻剪紙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她認為該為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兩件事,一是多創作好作品,辦好每一次展覽,讓世人認知中國剪紙的價值和生命力;二是做好剪紙的教學、傳播。
創富123
另辟蹊徑方可出奇制勝
讀者高慧:剪紙商品現在很多,也很普遍,如何才能讓消費者選擇你的商品呢?
趙潤蘭:我們正是感覺到剪紙商品“不新鮮”,才另外開創了“手撕紙”,沒想到投入市場之后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因此,做某一個領域的商品設計時,不應循規蹈矩,而是該另辟蹊徑做出特色,這樣才可能出奇制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