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1993年獲第七屆全國運動會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冠軍之后,莊泳宣布退役。此時22歲的莊泳,集萬千榮譽于一身,正處于事業的巔峰,在此時選擇退出泳壇,在很多人看來,顯得難以理解。
“那時的我已經獲得了幾乎所有可以獲得的金牌。當你站在人生最高處時,卻往往會感覺害怕和空虛。”端坐在辦公室里,莊泳的回憶顯得真誠而深刻,“在退役之前,我會經常想自己的未來應該怎么度過。”
和所有的中國運動員一樣,“我那時書念得少,一直被人庇護著,有時想想,不去游泳了還真的很可怕”。在莊泳宣布退役之后,當時有香港和美國的機構邀請她去做游泳教練,“但我想繼續和游泳打交道,還有什么意思呢”?這是莊泳的性格,當一件事不能再繼續帶給她興奮和激動時,她會選擇徹底離開。她喜歡新的挑戰。
退役之后的莊泳來到了香港,開始試圖在影視界尋求發展。導演認為她的腿功很好,請她先后主演了、等電影。后來莊泳又分別進入香港衛視和鳳凰衛視擔任節目主持人。 莊泳說:“嘗試一下不同的東西,我覺得挺好玩的,不過我覺得演戲是蠻辛苦的,可能我不是做這一行的料,演戲總要照著別人的意思去做。”
在逐漸適應女主播職業之后,莊泳又開始感到另一種空虛——電視臺的工作固然能夠帶來豐厚的報酬,但自我價值卻似乎得不到更大的體現。 就在這時,已經結識多年的朋友王敏向莊泳發出了邀請,希望能共同開始一個屬于兩人自己的事業。
郁金香的密碼
直到莊泳和王敏被一位香港朋友引薦而見面時,二人才恍然道:“噢,原來我們是老鄰居啊!”原來,莊泳和王敏之前在上海住在同一個小區。 當時的王敏早已經開始從事戶外廣告的工作。由于工作原因,王敏經常飛到香港,于是兩人會經常有溝通和交流,并且對時尚同樣癡迷的二人有時還會一起去瘋狂購物。
莊泳說:“我由于工作的關系,會認識一些廣告客戶,有時介紹給王敏,看到她很容易就把生意談成了,覺得做廣告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很快,一家由莊泳和王敏創辦、有著一個女性化名稱的戶外廣告公司“郁金香傳媒”就誕生了。
2000年,莊泳從香港回到了上海,專心經營這份屬于自己的事業。無論是莊泳本人,還是王敏,身為女性的她們,其實最初做公司時都沒有想到一定要把公司做到很大。 當莊泳看到東方商廈上過去的那塊磁翻板廣告牌時,直覺就告訴她,如果這是一塊巨大的、像電視那樣的動感屏幕,該會吸引到多少眼球呀!一個嶄新的商業模式逐漸在她們的腦子里醞釀、成形。
但奧運冠軍的身份并不能給她們的創業帶來一勞永逸。最艱難的時候,兩個女人沒少抱在一起哭到累,然后擦干眼淚又重新開始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在莊泳看來,現在的她們已經不再像那樣哭了,“一方面是更成熟、更有承受能力,另一方面,當時只是兩個女人在做一件事,現在是有很多人在做一件事,相對壓力會小一些,辦法也會更多”。
如今,兩人有著明確的分工,王敏負責郁金香傳媒的戰略部署和方向制定,而莊泳則是更多在戰術執行上發力,做一些開發和政府協調方面的工作。“談場租、談合作,這方面我在行,我做起來也很得心應手。”莊泳說。 莊泳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而且在做運動員時就已經顯示出了與眾不同。“我一直有個習慣,也許對我有很大幫助,我在做運動員的時候,就不會與小隊員嘻嘻哈哈地打鬧成一片,而是更喜歡與教練和老隊員在一起。”
莊泳自豪的說:“我當時的教練是一位從美國回來的碩士,因此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就已經跟著教練學會了使用電腦。”在訓練或比賽間隙,莊泳喜歡讀書,而經常讀的就是各類人物傳記,這對她以后人生之路的抉擇提供了一種借鑒。2003年,莊泳報名參加了上海交通大學的“CEO培訓班”項目,獲得了很大的收獲。 在引入風險投資和啟動上市的過程中,最初一點不懂資本市場的莊泳也在拼命地學習著。在這段日子里,莊泳每天要接待兩三個投行,聽他們講凈利潤、講期權,莊泳笑稱就像在上“速成班”一樣。
盡管,現在的莊泳坦承“對水已經沒什么感覺了”,而當年的“五朵金花”現在也聯系的很少,不過莊泳還是會關注中國游泳隊的比賽。在談到羅雪娟時,莊泳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真的很可惜。” 在上個月,有中國“蛙泳之后”的羅雪娟由于不堪傷病困擾,宣布退役。“真的很可惜,國家應該考慮一下這些運動員的未來,幾乎每一個運動員都無法逃脫傷病。”“我是幸運的,更多的人是不幸的”,在向記者談起那些靠拍賣獎牌、靠擺地攤、靠澡堂當搓背女工來維持生計的運動員時,莊泳的表情凝重。“來自大城市的運動員要好一些,家長會比較重視教育。但其實中國的運動員讀書讀的都不多,一旦退役,他們怎么辦?”說到此時,莊泳沉默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