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望寶 1954年 出生于武漢 1956年 患小兒麻痹癥致殘 1972年 靠補鞋、修自行車謀生 1978年 做家電維修生意 2007年 辦電腦繡花廠
兩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癥落下嚴重殘疾,沒上過一天學的鞏望寶從不言放棄。為了自食其力,他曾在路邊搭的木屋里補鞋、修理自行車;兒時裝半導體收音機的愛好,竟然成就了他的家電維修生意;腦瘤、肺結核,幾次罹患重病,使他險些喪命……
沒有了雙腿的支撐,鞏望寶每向前挪一步都是那樣的艱難,但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他的人生道路“走”得又是那樣的堅實,讓人不能不為之動容。
記者眼前的鞏望寶聲音洪亮、精神煥發(fā),絲毫不輸健全人。提到自家剛剛開辦的電腦繡花廠,他說:“時下是淡季,生意雖難做,只要我們肯下功夫,難關總能跨過去!”
童年的收音機 一掃殘疾的陰霾
1954年,鞏望寶出生在武漢,父母是硚口區(qū)古田一路一帶的村民。雖然生在大城市,命運對他來說卻十分殘酷,兩歲時他不幸患上小兒麻痹癥,致使雙腿癱瘓。從此,他的童年不可能有同齡孩童的奔跑嬉戲,他的人生也注定與常人不同,那將是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
我們家有兄弟姐妹六人,我排行老二。從我記事開始,心中就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我不能和別的孩子一樣走路、奔跑。到了六七歲,別的同齡孩子都上學去了,我卻只能呆在家里。稍稍大一點的時候,大人們下地干活時也帶上我。靠四肢爬行,我也可以給村里放放牛,掙點工分。
也許在常人眼里,我是一個因身體殘疾而十分可憐的孩子。但在我的兒時記憶中,自從接觸到收音機,我的生活就充滿了快樂。
上世紀60年代,收音機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買得起的。而礦石收音機材料廉價易得、電路又很簡單,喜歡自己動手的人大都有過裝礦石收音機的經(jīng)歷。
我接觸收音機是從隔壁鄰居家男孩裝的礦石收音機開始的。當時最簡單的礦石收音機,只要一個礦石組件,一個耳機,架上一個天線就可以收聽到廣播。
受鄰居家大男孩的影響,我對這個不用電就能收聽到廣播的“小玩意兒”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如果我擁有一臺礦石收音機,不用走出家門,就可以收聽廣播節(jié)目,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為了攢錢給我買裝收音機所需的元件,小我4歲的弟弟總是一大清早就到池塘里采摘蓮蓬,然后拿到菜市場去賣。
有了弟弟買回的收音機元件,在鄰家男孩的指導下,經(jīng)過一番連線調試,我自己裝成了一臺礦石收音機。那一刻,是我童年最激動、最快樂的記憶。
后來,我就對收音機著了迷,從礦石收音機到電子管式收音機的安裝,不識字的我靠死記硬背元器件上的數(shù)字符號和電路圖,掌握了一些無線電基礎知識。
對于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來說,家境困難和身體殘疾將他阻隔在了校園之外。然而,安裝收音機讓他第一次擁有了成功的喜悅,小小收音機讓他更多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給他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色,他因此也逐漸成為一名無線電愛好者。
談及自己童年的收音機,鞏望寶發(fā)自內心地笑了,自信的眼神深深感染了記者:當年備受疾病困擾的少年,并未因此喪失自信心。
棚屋里的小鞋匠 18歲自食其力
1971年,鞏望寶已經(jīng)17歲了。母親見他整天沉迷于“玩無線電”,認為這不是長遠之計,得讓殘疾的兒子學點能賺錢謀生的手藝。于是多方托人,將他送到附近一家鞋店學做鞋匠。
那時候比較時興穿手工布鞋和棉鞋,所以鞋店的生意還不錯。我所在的鞋店有三個師傅,但并不是每個師傅都愿意帶學徒。也許是擺弄無線電久了,我的動手能力很強,手也特別巧,加上勤學好問,有一位老師傅特別喜歡我,一有空就親手教我納鞋底兒、上鞋幫。很快我就掌握了做鞋的技巧,半年后就能既快又好地做出一雙雙布鞋來。
手藝學成后,家里便開始張羅著幫我找個地方做生意,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的“小鞋店”開張了。實際上,那只是一間搭建在馬路邊上的木結構、油毛氈屋頂?shù)男∨镂荩锩婵梢詳[一張床、一個擺放鞋具物品的木柜。就是這樣一間冬冷夏熱、沒電沒水、陳設極其簡陋的小屋,我一住就是十多年。
從1972年開始,自從搬進木屋做起鞋匠的營生,我就很少再回到家中。一是小鞋店得有人守,更主要的原因是我的行動不方便,弟弟妹妹們都要上學,不可能天天將我從家里帶進帶出。
鞏望寶告訴記者,那時候他還沒有使用拐杖,雖然從家里到小木屋的距離正常人只要走十來分鐘,但對于他來說,那段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
自從弟弟拉著滾軸小板車將他送到小木屋里,他就很久很久沒有回過家,一日三餐都由母親送飯。“在我的印象中,離開家時院子里梧桐樹的樹丫上還沒有幾片樹葉,等我再回到家時,小樹已經(jīng)長高了許多,茂密的樹葉已經(jīng)可以遮蔭。”鞏望寶的眼眶有些濕潤,言語間難掩內心的激動:“這一離開家就是三年啊,直到家里經(jīng)濟條件稍微好一點,并且添置了一輛舊自行車后,我才隔兩三個月被接回家一次。” 18歲開始獨立謀生,靠的僅僅是補一雙鞋三五分錢,做一雙新鞋三四角錢……木屋里每一天的生活都十分艱辛,不能正常行走的鞏望寶,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給正常人補鞋、做鞋,每個月的收入頂?shù)蒙弦粋工廠工人,他都如數(shù)交給母親補貼家用。“獨自在外謀生雖然艱苦,卻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廢人,也能自食其力。”鞏望寶堅定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