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就讀信息管理系,恰好遇到富有遠見的導師,恰好到一家高成長公司“實戰”,恰好在互聯網熱最后一撥拿到風險投資,恰好國內搜索領域競爭小。除了幸運,一帆風順的李彥宏真正的法寶是什么?
百度創始人、CEO李彥宏無甚演技,但這并不妨礙他扮演許多角色,這位相貌英俊的年輕人至今已扮演了下列角色:夢想者、高談闊論者、公司里的穩重者、公眾演講者、作秀的CEO、時尚媒體追逐對象。
現在,人們關注的是,他會不會即將有一個新的角色:如果近來一則傳言屬實,百度將在納斯達克上市,李彥宏將成為上市公司CEO。當然,這樣的傳言倒并非完全是道聽途說,據說百度公司內部已經給予職工認購股權書。而盡管沒有肯定,但百度方對于上市的報道倒也從沒否認。
“參照”美國公司長大
李彥宏今年36歲,他能面對上千人的演說毫不怯場,但對他外貌英俊的夸獎卻讓他靦腆。
作為一位科研出身的企業家,他正在與工作中的眾多不如意之處做斗爭。但他很愿意承認,他一直尋求將美國的硅谷創業模式移植到中國。這種模式在美國已有30年歷史,但在中國僅有幾年。
實際上,百度一直是“參照”美國公司長大。不僅公司文化,更在于它的經營模式。這和李彥宏8年的美國生活背景關系密切。當然,百度這一良好的“生活習慣”的一個最直接的好處在于,“對于獲取風險投資而言,這是一個有效的辦法”。李彥宏說,對于風險投資商,所有的計劃還不如你對他們指著一個在納斯達克表現良好的美國公司說:“看,我就要做這樣的模式!
實際上,在2000年1月,李彥宏和他的同伴徐勇就這樣獲得了一筆一期固定投資120萬的風險投資回國創業。當然,接下來他們也并沒有讓投資者們失望。
哪怕一開始百度還在虧損的時候,它已經把國內其他同類公司拋到一邊。這首先得益于公司的經營模式。實際上,美國式的經營模式并不是一個被動的選擇,更多的是李彥宏多年觀察后得到的積累。 李彥宏剛著手創辦百度的時候,國內有“搜索客”、“悠游”等為數不多的專業搜索引擎公司。同時,一些門戶網站,如搜狐等,也開展自己的搜索引擎業務。專業的搜索引擎公司著重于向公司銷售搜索引擎軟件以及系統,而門戶網站則把提供免費搜索引擎服務當作提高訪問量的一招。
百度與它們不同的是,它回答了這些公司不能很好解決的如何“用搜索引擎賺到錢”的問題。李彥宏搬來了在美國成功的經營模式,即和門戶網站開始合作,百度按照網站的訪問量分成,形成共贏局面。這樣的付費模式很快受到各大門戶網站的歡迎。百度回到中國不到5個月,就做出了模樣。同時,李彥宏在搜索上的技術資源,也為公司的專業性提供了足夠保證。李彥宏從北大信息管理系畢業,現在又回到了北大附近,資源優勢不可小覷。傳說,當時北大計算機系下設的“天網”搜索引擎項目組幾乎成為百度的一個人才庫。
而就在百度崛起的同時,諸如“搜索客”、“悠游”等因為各種原因黯淡了下去。從2000年開始,百度簽約門戶網站,幾乎所有大的門戶網站都成為了百度的客戶。當時百度在業外還沒有什么名氣,更多的普通用戶只沉醉在發現Google搜索帶來的便捷之中,卻并不知道中國有一個全中文的搜索網站“百度”。
百度有著濃厚的“硅谷氣”:每個員工都有股票期權,公司人員穿著隨便,沒有上班打卡的限制,上班時網上聊天被視為正常,都管李彥宏叫他的英文名“羅賓”。這些都是有道理的,李彥宏在美國網絡公司Infoseek工作期間,觀察到這個高速發展的公司很多案例都值得借鑒,他像整理自己的信息情報資料一樣,把它看到的東西放在自己頭腦里入了檔。比如,互聯網公司的高速發展中,工作壓力總使人達到“崩潰”,同事們會打賭:“下一個會是誰?”招李彥宏入Infoseek公司的工程師正好就是讓人跌破眼鏡的下一個,這個溫和的中年人如往常一樣拿著可樂邊喝邊上班,然后徑直將可樂罐“啪”地放在上司的桌上,叫嚷起來:“我要休假!逼渌谋罎⒎绞,還有突然去踢墻壁等諸如此類!皩τ谶@些,我已經有所準備!崩顝┖暾f。
在百度實施防備Google進攻的“閃電計劃”時,李彥宏在辦公室里給工程師們鋪起了行軍床!皦毫艽螅珱]事!崩顝┖暾f,“對于一家技術性的公司,要發生什么,我基本上都知道!痹谀菢拥闹貕褐,同事們都挺過來了,大家開玩笑說:“中國的工程師只知道扛活,幾乎不知道什么叫崩潰!
李彥宏認為,公司發展到現在,有50%得益于這種硅谷式的文化——輕松、有創造力。
一個“乖孩子”的完美版本
和其他很多白手起家的財富故事迥異的是,李彥宏的故事是一個“乖孩子”的完美版本。每個企業家的一生中都有從“輔路”跨上自己事業“主路”的時刻,對于個性沉默的李彥宏而言,這樣的時候是在他19歲,甚至他還不知道的時候。這一年他考入北京大學信息情報系,此后他便直奔現在的生活而來。
中國金融網轉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