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財富似乎看得很淡,對捐獻的1.8億多人民幣也沒覺得有什么了不起。寧愿談論詩歌…
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
“我覺得做項目就好像是做一場夢,宏村就是我心中的香格里拉,當我第一次走入宏村的時候,我就好像看見了數年后宏村一派繁榮的景象,我要把夢變成現實,于是我投資宏村。”黃怒波說,他喜歡做夢,因為有夢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一個16歲的少年,父母雙亡,一直生活在艱辛困苦中,獨自站在黃河邊。在他的腳下,一波接一波的浪頭永不停息地打在河堤上,那幅景象讓他興奮不已,“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就學習憤怒的波浪精神。”為此,他甚至將自己的名字也改了,他現在名叫黃怒波。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名叫黃怒波的少年去北京念大學,成了一名詩人,成了一名政府干部,然后下海成了一個商人。在他經商十年后,他在博客上說,他當初經商不過是想過那種簡單的生活,結果生活卻越來越復雜。不久之后,他宣布:“永別了,博客!”
他現在是《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常客,在胡潤慈善榜位居前十。然而,他對自己的財富似乎看得很淡,對捐獻的1.8億多人民幣也沒覺得有什么了不起。有時候,他寧愿談論詩歌,當初那個叫做“駱英”的詩人,如今向三個詩歌組織各捐獻了1000萬元人民幣。
日前,他做客第一財經《波士堂》節目,并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的獨家專訪,暢談其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和創業之路。
曾經年少愛追夢
1956年,黃怒波生于蘭州,2歲時,舉家隨父親所在部隊前往寧夏支邊。在“反右”運動中,為團職干部的父親因耿直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分子而自殺。
從此,孤兒寡母,母親拉扯兄妹4人,生活艱辛。在黃怒波13歲時,母親值班時不幸煤氣中毒,一年后撒手人寰,黃怒波成了孤兒。
“雖然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還有3個哥哥姐姐,但因為家境不好,父母都不在了,所以大家各有各忙,生活不容易,我并沒有享受到被當作寶的幺子待遇。”這個身高1米90的漢子,談及往事還是頗為傷感。
中學畢業后,他曾在寧夏農村插隊。在經歷了失去雙親和生活艱苦的磨難后,他在黃河邊頓悟了人生要堅韌執著的精神,并為自己改名,此后他開始展現“怒波”的一面,“插隊的時候,我是當地很有名的積極分子,成為了標兵,還組建籃球隊。”黃怒波說。
從此,黃怒波的命運發生了轉折。18歲那年,他入了黨。1977年,他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而在北大念書時,他還收獲了自己的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