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成都市國資局名義上仍然位列旭光電子第一大股東之位,但它所持有的股份已經退為1784.3326萬股,占總股本比例21.60%;而國騰集團與道亨公司具有關聯關系,后者是前者的股東之一,旭光電子的招股說明書也載明,成都國騰集團和道亨計算機分別持有的旭光電子股份已經達到22.34%,穩坐真正第一大股東之位,何燕同時擔任成都國騰集團董事長和總經理,2002年11月20日,旭光電子在上交所正式上市,成為四川最后一個作為遺留問題股批準上市的股票,一路走勢看好。
成都國騰集團通過在旭光未上市前收購其法人股,順利實現了借殼上市。不過國騰方面從不承認是借殼上市,稱陳在旭光中自己只是機構投資者,并不會干涉公司運作。
事實上,在股份轉讓當時,旭光股份已經通過雙高認解釋,上市亦指日可待。旭光電子上市后每股凈資產達到4.4元,而國騰收購旭光法人股的價格僅每股2.2元。僅此一筆,國騰可以說是凈賺3700萬元以上。僅僅作為一筆投資來看,這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資。
不過,旭光與其他被重組公司大不一樣。
旭光的前身是老牌三線軍工企業,技術力量雄厚,主要的長處在于廣播電視行業專用配件生產,研制、開發、生產和銷售電子真空器件、電子整機等,它擁有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陶瓷金屬化等技術與世界水平相當,使該公司許多產品成為國內獨家產品,在國內廣電某些產品領域具有技術壟斷優勢。
證券行業專家稱,旭光電子是典型的有市場、產品過硬但患了嚴重資金饑渴癥的企業。市國資局為此在不惜實質性出讓第一大股東之位時,也提出了讓其他很多企業望而卻步的苛刻要求———市國資局必須仍然是名義上的第一大股東;新進來的投資只能作為機構投資者,只能在9名董事組成的董事會中占有一席,并不得干預公司生產經營;還得作出書面承諾,不得經營可能與上市公司發生同業競爭的產業。不僅如此,該公司章程還規定了許多避免關聯股東對公司產生聯合控制風險的條款。
據了解,國騰自身的上市之夢一直在進行之中,自2000年起,國內A股上市、香港上市,都一直在進行之中,但一直未有回音,借殼上市,尤其是旭光電子這樣優良的殼,是非常理想的對象。
單從投資收益的角度看,這也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而據了解,收購旭光電子所需資金,實際上是一家國有獨資投資公司無息借給國騰,目前尚未歸還;而借此題材,國騰在成都高新西區以每畝幾萬元的低價,得到了數千畝土地。但是,國騰負責人對此予以否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