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Futurelabs成立,這是第一家真正與朱敏血脈相連的企業,他在其中有30%的股份。公司成立沒幾天,朱敏去拉斯維加斯參加一個行業內的展銷會,意外發現IBM正在大規模推銷同樣產品。朱敏心里想,“這么一個龐然大物打我們,肯定完蛋了”。但他也確定自己選對了方向,于是硬著頭皮往前走,當時的感覺是公司每天都可能死掉。
第一個“天使”在這時出現了,有位投資人主動找上門,“我很喜歡你們的產品,要不要投資呀?”朱敏連聲說“要!”對方問要多少錢,朱敏大著膽子報了100萬。投資者毫不猶豫,“好,占你們多少股份?”朱敏想了半天,“給你25%怎么樣?”“今天晚上就簽約!”對方很痛快地就走了,留下朱敏在那里發呆:怎么會這么容易呢?
拿到資金的第二天,第二個機會接踵而至,某大公司也看中了Futurelabs,提出要以400萬美元收購,朱敏可以留下來,有100萬的獎勵,第一年把新一代產品做出來之后再獎勵100萬,朱敏一想這也不錯,賣掉公司馬上可以變成百萬富翁了。
于是朱敏與合伙人找到第一家投資者說,不好意思,現在把100萬退給你,另外再給你50萬怎么樣。對方將他們臭罵一通,“你們這個小子怎么這么沒出息,給一點點錢就想逃走了,你們知道這個公司的真正價值嗎?”
不久后,英特爾宣布計劃投入1億美元經營Futurelabs的同類產品,“我們100萬美元,他們1億美元,這怎么玩?”不僅朱敏慌了,投資人也著急了,說“這一次你們死定了。”新加坡合伙人出了個辦法,將100萬美元全部打廣告,認為只要廣告打出去銷售馬上能起來,Futurelabs就能成為10億級的公司。朱敏心想哪有這么容易,但也不知道怎么做好,索性就賭一把。
一時間,Futurelabs的廣告滿天飛,100萬美元很快燒光,最初市場部門電話鈴響成一片,但三天之后又沉寂下來。6個月之后,投資人過來開董事會,一看這種狀況,不客氣地說,“你們真沒用。”象征性地退了1塊錢,股份也不要了。
這時朱敏漸漸感覺選錯了搭檔。之后三年是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他們靠5萬、10萬的零星融資勉強支持,朱敏形容,“這是沒有任何興奮點的三年。為什么要堅持這么久?我也不知道,就一直挺在那里。”
后來,互聯網概念開始在硅谷流行,潛在的買家開始對Futurelabs感興趣。最終,1996年,Futurelabs以1200萬美元賣給了Quarterdeck公司。
落葉歸根
在賣掉網訊之前的那段時間里,朱敏一直在想要不要回國。在考慮許久之后,還是決定回來,所以美國的公司一定要賣掉。“如果那邊的公司出問題了,創始人不在,那就有問題了。”因為在美國,一般都把公司創始人看作精神領袖。
“我決定離開的那一天,就已經決定公司的命運,只有被賣掉。”朱敏說。
在朱敏看來,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后,最后的責任就是股東利益最大化。“網訊上市的時候我有17%的股份,我要考慮剩下80%的股東利益。畢竟人家就是為了賺錢。”
如果單純為了財富,朱敏是不會回國的。因為在美國,朱敏有著上層人士的生活圈子。“今年夏天,我回去,哇,那里藍天白云,房子比這里的漂亮多了,我的房子在湖邊,另一邊是一個山頭。汽車三分鐘出來就到高速公路,十分鐘就到斯坦福大學了。”朱敏似乎很得意。
但朱敏覺得中國的改革開放改變了自己人生,應該回國報答祖國。“我現在閉著眼睛想起來,中國是圍棋的一個角,改革就是要把這個角做活,這個角不活,整個世界這盤棋就死掉了。”有著報恩情結的朱敏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我想自己賺了很多錢,過舒適的日子,我有罪惡感。”
此外,“落葉歸根”的傳統思想也使得朱敏萌生強烈的回國愿望。“我不能在退休以后告訴別人,我原來在美國都做了些什么,我要在中國真正做點事情。”
在朱敏看來,中國要崛起,一定要像其他西方國家一樣,有自己的發明家,像愛迪生這樣的人,才能出現自己的企業家像福特,經營家像摩根。“中國一定有這批人出來,這些人都是希望站在我們(投資人)的肩膀上面,希望培養這些企業家成為國際級的企業家。對于我來說,對得起國家,也對得起自己。”
回國之后,朱敏憑直覺試探性地投資了幾家企業,全部用自己的資金,感覺很順利,其中包括為移動用戶提供“空中充值”服務的連連科技以及母嬰用品銷售商紅孩子。NEA方面也覺得很不錯,增值空間很大。朱敏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與NEA各出資50%成立賽伯樂投資公司,準備放開手腳大干一番。
但朱敏也有失敗的經歷。他曾以數百萬美元投資于宋朝弟的科利華教育軟件技術公司,這家因成功運作《學習的革命》而輝煌一時的企業于2005年的最后一天退市,主業營收為零。朱敏在宋朝弟幾乎走投無路之前伸出手,然后也被拖下水。
“沒有扶持起科利華的原因,在于雙方心態都沒有調整好,自己還在為硅谷的事牽腸掛肚,宋朝弟則對資金的需求太迫切了,拿了錢之后頻繁調整戰略。”朱敏說。
2007年,朱敏開始逐步展開自己的“整合性投資”試驗。而紅杉樹,就是他在國內親手創建的第一家企業。這可以視為他自1991年創建FutureLabs以來專注領域的延續。紅杉樹是一個交互式管理服務平臺,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將企業、供應商、代理商、分銷商、客戶、關鍵技術提供商等緊密聯系,為企業提供各個環節的服務。
“紅杉樹”核心定位于在中國的全球化公司,2006年4月,兒子朱磊從美國回來,他退居幕后,專心研究產業整合型投資模式。這個稱自己父親為“Min”的年輕人秉承了朱敏的商業潛質——在朱敏還為網訊獲得7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而興奮時,朱磊已經給自己參與創立的一家醫院管理軟件企業吸引了1000萬美元。
如今,朱敏似乎更喜歡用“輪回”來形容自己未來的想法。“我的理想是走一圈后又走回去,我原來是科學家,后來是創業家,然后是投資人。我希望最后還是做回科學家去,就像看到我的老師一樣,到100歲了還在干,因為科學研究到多少歲都沒關系,工作永遠是快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