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隊伍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我總是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年輕人在戰爭時代成長得非?,二十幾歲就可以當師長軍長,就可以領兵打仗,在和平時期就相對成長期長多了。就是因為戰爭時期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有非常的壓力,所以現在我們花了許多精力去研究如何訓練這支年輕隊伍,要給年輕人非常大的壓力。1994年下半年我們做了一次試驗,模擬戰爭氣候,當然我們不能說給他以生與死的壓力,但可以給他們一些在常規下不可能完成的壓力,迫使他們創造奇跡才能完成,如果創造出了奇跡可以得到可觀的獎金,如果不能創造奇跡將被免職,讓他在一年內做普通員工,一年后可以再次獲得機會。結果證明,三分之二的人創造了奇跡,這樣我們就有了一支很強的干部隊伍。三個月前你見到他說話經常還說不到點子上,現在談起自己掌管的那個部門頭頭是道。
三大戰役
史玉柱把自己的企業發展稱之為打戰役,比如在1994年確立自己的三大主導產業時史玉柱就稱之為要打“三大戰役”,即電腦、藥品、保健品。的確這三大戰役在1995年初為史玉柱創造了奇跡,比如1994年底開始的腦黃金戰役,在1995年1至3月,腦黃金的回款額居然做到了1.9個億。即使在保健品做得最好的時候,史玉柱沒有忘記自己賴以起家的電腦軟件:
我們最主要的仍是計算機產業,從1995年8月份開始,進入了產品結構調整,我們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今后產品以軟件為主,硬件將逐漸被拋棄,這是需要下大決心的。中國目前的計算機產業處于低谷時期,這里主要有兩大因素:
一是國外大公司介入中國市場,令中國較大的計算機企業無處容身,只能成為他們的買辦。二是國內出現幾十萬個小型計算機企業,相互競爭,相互殺價,這使得大型公司無力與之競爭。
所以我認為中國計算機產業要從低谷中走出來,必須要在中文軟件上突破。要按照我們的長處發展,至少要先占領國內的市場中文軟件開發對于組織管理的要求很高,中國管理跟不上,而外國企業卻已開始踏足這一領域。中國目前圈套型的計算機企業都沒有離開中文軟件的開發,如四通公司的中文打字機其實就是一套漢字處理軟件。巨人也是靠巨人漢卡起來的。中文軟件的面很廣,不僅是文字處理,還包括教育軟件、商用軟件等領域。各個方面推出幾個革命性的產品,創造出新的需求,就可將中國計算機產業從低谷中拯救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