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訊陳華:創業不懂得取舍一定會嘗到惡果
2005年春運期間,陳華為了幫助朋友買到車票,隨便做了一個搜索工具,隨時關注各大網站的火車票轉讓信息,并在找到匹配車票的時候用短信的方式反饋回來。后來他發現,這個小工具很受朋友們歡迎,而且節約了時間。
在互聯網界難以勝數的創業大軍中,雖然不斷有明星企業出現,但大江東去,浪淘盡,大部分懷抱夢想的年輕人還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創業成功的訣竅到底是什么?這可能是所有想創業的年輕人都關心的話題。
“創業”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已經不能算時髦詞匯,太多的人前赴后繼地自立門戶,尤其在當前互聯網這種朝氣蓬勃狀態的刺激下。但是,一舉成名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則是打落牙齒和血吞。明明看起來很不錯的市場為什么業務卻很難開展?明明看起來很有意思的業務為什么網民們不買賬?
這些問題讓廣大的“失敗者”很難理解,但對于那些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公司來說,則必然有著經過證實的解答。
這次來為創業者們現身說法的人是北京酷訊科技有限公司的CEO陳華。陳華的創業經歷同很多年輕人一樣,在辦公條件簡陋的民房起家,創業伊始只有20名員工,沒有錢,公司的業務也沒有被任何前輩企業證明過有前途。他做的是生活信息搜索引擎,經營一個垂直搜索類網站。2005年底開始創業的時候,圈里沒有成功的先例,陳華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是否有希望,只是懷抱著一種也許可能成功的信心。但同很多人不一樣的是,陳華在公司創立兩個月之后就創造了“兩小時融資神話”,并在同年9月17日,再次獲得1000萬美元風險投資。越來越多的人登錄酷訊查找旅游信息,預定酒店機票。
是什么原因讓這家互聯網公司在大浪淘沙中活了下來?公司陷入困頓的時候,這幫沒什么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又是怎么抉擇的?
“關鍵在于嘗試新業務,重視技術的力量,掌握取舍的藝術。”陳華說。
先機的價值
陳華的酷訊是靠“尋找火車票資訊”起家的。不過當時大家都是在線下做這項業務,陳華則把它搬到網上,并且用技術簡單地把這種功能實現出來。這種實現大家小維度需求的垂直搜索類網站,在當時的確是個非常新鮮的事務。而這個業務的靈感,則是來自陳華一次助人為樂的行為。
2005年春運期間,陳華為了幫助朋友買到車票,隨便做了一個搜索工具,隨時關注各大網站的火車票轉讓信息,并在找到匹配車票的時候用短信的方式反饋回來。后來他發現,這個小工具很受朋友們歡迎,而且節約了時間。
“這種搜索引擎不同于傳統的百度、Google,只是針對于尋找車票資訊,幫助大家買車票。這個業務在當時非常新,但是有很多人都有這個需求,因為網上查找效率高,所以我覺得一定是個很好的業務。”陳華說。于是在2005年底,陳華找到同樣有多年搜索引擎開發經驗的吳世春做搭檔,在五道口華清嘉園一間租來的3居室里成立了酷訊科技有限公司。
“這個領域我們進來得非常早,占據了很有利的江湖地位,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車票信息的時候會先想起我們這家公司。我覺得先機很重要。”陳華說。
但是,互聯網是個不缺乏創意的領域,很多同樣好的創意、同樣新穎的想法卻遭遇到失敗的結局。
對于這個問題,陳華指了指酷訊辦公室里那些正在埋頭干活的員工:“我們跟很多互聯網新創企業一樣,員工普遍很年輕,但是公司的崗位比例肯定不同。我們公司文化是以產品為核心的技術文化,從人員結構上來看,70%以上都是技術人員。”
同很多鼓吹概念,想依靠概念和創新的業務模式賺錢的公司不同,陳華認為,只有實實在在的技術才能真正幫助大家解決問題,只有技術強的網站才能有長遠的未來。
2004年研究生畢業后,陳華又進入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網絡搜索與數據挖掘組,參與了微軟中文搜索、微軟購物搜索、微軟論文搜索的開發工作。不到一年時間,他已經成長為國內頂尖的搜索引擎技術人才。而陳華這種深厚的搜索引擎技術背景和對技術的重視,使得酷訊從一開始就具有實時索引、智能匹配、信息量巨大等技術特色,產品的自動更新功能甚至為酷訊贏得“世界上第一款會‘冒泡’的搜索引擎”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