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間的拿捏
身為“生活搜索”理念的創始人,陳華雖然帶領著酷訊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是未來的路該怎么走,并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酷訊成立1年之后,陳華等人都意識到這個產品必須進行商業化了。
但是用戶最需要什么、酷訊的技術最適合做什么當時他們還沒有考慮得很清楚。因此,他們嘗試推出了很多業務,包括租房、二手房、商用房、社會招聘、校園招聘、家教、二手車、新車、租車、交友、比較購物、打折、餐飲、聚會、火車票、列車時刻、機票、酷洼等等。而由于當時的人員所限,每個產品上的研發人員平均只有一個。在這樣漫長的產品線上,沒有一個產品獲得足夠的力量和資源去改進完善,甚至一直被公司認為最重要的房產頻道,一直以來的研發人員沒有超過兩個。
面對這樣的局面,陳華突然意識到,如果不改進,酷訊的明天注定是死亡。
“大家在創業開始的時候,都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并且都能做好。但其實不是這樣,大家的精力有限,不懂得取舍的話,一定會嘗到惡果。”陳華說,“一開始我們根據自己的技術優勢+用戶需求,做了很多的產品,后來發現更應該采取商業價值+用戶需求的模式來做,集中力量,專一地做幾個板塊,這樣既避免了資源的分散,又提高了核心產品的質量。從技術到商業,這是一個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必然之路。既然未來目標是上市并成為中國的生活消費品牌,酷訊就不可能一直用燒錢的方式進行個人網站式的發展。”
如何將用戶喜歡的產品同能為公司帶來巨大價值的產品進行“鏈接”,這是酷訊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2007年的春天,酷訊確定了“房產+旅游”作為酷訊的戰略方向。很多評論人士表示,此次化繁為簡正是酷訊后來成功的重要原因。正是這種果斷的取舍,酷訊才讓更多用戶記住了它,因為剩下的業務更有針對性,并且技術更強了。
“作為一個試水者,我勸廣大想在互聯網大潮中創業的年輕人,千萬要重視技術的價值,一定要選擇新的領域奮斗。最重要的是,有舍才有得,貪多嚼不爛,抓住自己的主營業務做好就可以了。”陳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