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寧:走出北師大的連環創業家與投資人 張向寧歸納自己的成功秘訣,其實就是兩點,一就是思維活躍,善于創新;二就是勤于行動,想到哪兒就勇于做到哪兒。 他,戴著一副銀絲眼鏡,溫文爾雅;他,常被邀為重要會議嘉賓,贏得觀眾如雷掌聲;他,從北京師范大學走出,聲名遐邇……
舉目西山,美景盡收。倘若不是在矗立于北京西直門立交橋邊的首鋼國際大廈17層辦公室見到他,他儒雅的氣質一定會讓你誤以為他是一名老師。事實卻是,站在你面前的,正是有著傳奇經歷,高中時便自學大學課程,16歲考入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的張向寧。
在今日的互聯網行業,提起北大,大家就想起李彥宏;提起清華,大家就想起張朝陽;提起北師大,大家就會想起張向寧,他們分別在搜索、門戶、個性化服務方面引領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方向,成為互聯網行業的領袖。他們實際上也代表了北大、清華、北師大等中國一流學府在互聯網領域的領先地位。張向寧也在多次演講中表示,他在互聯網開創的事業,實際上代表著一個師大學子在互聯網界的努力。與其他的院校精英在互聯網界共創偉業,不僅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更是師大精神的現實詮釋。
如今的張向寧,已是中國屈指可數的連環創業家和風險投資人。他不僅因為22歲創業贏得100萬的第一桶金而聲名鵲起,更因為連續創造中國萬網、天下互聯科技集團兩大互聯網企業而贏得了互聯網界、投資界的尊敬和認同。但是又有誰能想到,如今的成功者,正是17年前戴著黑色眼鏡、騎著自行車在北師大校園里匆匆而過的靦腆少年呢?
顛覆廣告的企業家
當廣告已經成為商業生活中的一份子時,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習慣于“廣而告之”的規矩。然而,從2004年9月開始,這個“廣而告之”的規矩便被一個叫做“窄告”的事物改變。由于采用了獨有的詞分析技術,它徹底顛覆了傳統廣告“廣而不準”、“貴而不精”的狀況,可以令網絡廣告在“合適的地點”投放給“合適的人”。舉例來說,有網民需要購車,往往會上網查看有關車的文章,而這些文章的周圍,就會出現各大汽車銷售商、服務商的“窄告”,因而能夠令網民和商家精準地溝通,不僅大幅降低成本,而且廣告效果更好。
經過3年的發展,“窄告”已經成為中國精準營銷的代表驅動力量。它已經建立了國內最大的定向網絡廣告媒體平臺,其覆蓋的媒體包括新浪、網易、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等超過4000家大型門戶、行業與地方網站,對網民的覆蓋率達到95%以上,日均訪問人次超過2億,日均頁面更新量近100萬篇,用戶數超過5萬家,諸如戴爾電腦等企業均已開始長期投放。
雖然早在2006年初,窄告就已躋身中國十大廣告媒體,與央視、分眾傳媒并立,但它的創新步伐并沒有停止。06年,它將富媒體與精準定向結合,推出了富媒體窄告,使得戴爾電腦在世界杯期間大獲其利。而在年底獲得三井住友、MIH、JAIC共同投資的2400萬美元融資后,“窄告”也破紀錄的出現在央視廣告招標現場。兩年多時間,窄告便顛覆了傳統的“廣告”模式,令“精準營銷”在中國大行其道。
而這個顛覆廣告的“始作俑者”,正是“窄告”的創始人、天下互聯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張向寧。早在2002年,天下互聯董事長張向寧便發表了其預言,認為網絡廣告會被“窄告”替代。而2004年,這一預言變成了現實,“窄告”一經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正式亮相,便引起業界強烈反響。也正因為窄告對廣告的革新,不僅“窄告”與央視、分眾并立,被評為“中國十大廣告媒體”,張向寧也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傳媒人物”。
清醒“天使”:最活躍的風險投資人
天下互聯第二輪2400萬美元的成功融資,彰顯了張向寧“連環創業家”的獨到之處,但張向寧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天使投資人”――不僅天津的海量信息、上海的一家OA軟件公司均有他的投資,而且在“博客網”的融資過程中,方興東亦經常邀請他作為顧問,幫忙支招。 在2007年,張向寧被新浪網和《中國企業家》雜志聯合評為“最活躍的風險投資人”。
海量信息,是張向寧投資的第一個項目。他介紹說,這是一家天津的公司,專門做搜索引擎的基礎技術,創業者是兩口子,男創業者是一個技術狂。“我們是在DONEWS的一次聚會上認識的,我了解到他們的技術而且很感興趣,他們正好也在尋找投資,雙方見面后感覺就不錯,差不多接觸了3個月我就投資了”,張向寧談起那次投資的過程依然是充滿愉悅。
“之所以選擇他們,除了看中創業者的人品和團隊外,我對他們的技術也充滿信心。”張向寧說,“我去天津看了他們公司,規模還比較大,有一個一百人左右的技術團隊,客戶包括中搜、中國文獻出版社等。”
由于是純技術公司,海量信息目前還沒有形成很好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流。但張向寧投資的另外一家公司則至少為他帶來了5倍的投資回報。
據他介紹,這是上海的一家軟件公司,幾個創業者都是從金蝶出來的。盡管,國內的軟件業一直不為大家看好,但張向寧覺得,軟件業還是有前途。這家公司原先是做辦公自動化和OA軟件,主要是知識管理方面。“我是最早的一個投資人,幫助他們創業。”張向寧說,“現在,我鼓勵他們去做無線的OA,目前他們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公司為IBM做了一些軟件包,在知識管理方面也做了一些模塊,已經實現了比較好的商業回報,基本實現收支平衡。因為進入得早,經過兩三年的發展,張向寧最初的投入按照公司現在的價值來計算,“不僅成本已經回來了,估計至少應該賺5倍,這還是保守的估計。”
從1996年到2007年,從萬網到天下互聯,在互聯網行業的起伏中,張向寧親歷了兩次創業的成功。從拿到IDG第一筆50萬美元風險投資,到現在兼職做一名天使投資人,張向寧深感天使投資在創業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他最熟悉的互聯網領域,張向寧正在用自己的經驗和精力來幫助更多的創業者實現他們的夢想。時至今日,張向寧旗下的天下互聯,已經建立了若干領跑于中國互聯網的產品線。
物理:張向寧的北師大情結
“我是國內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琢磨得最明白的、為數不多的人之一。互聯網最偉大的公司開始是Netscape,后來是Yahoo,然后有了Amazon,再到后來出現eBay。而今天沒有比Google更閃耀的互聯網明星了,它不但給微軟造成了很大威脅,還把Yahoo打敗了。而我幾年前想的和現在做的,和Google所想的也是一樣的,不謀而合,所見略同。而且我還有不少Google還沒有的想法。”
直到現在,張向寧還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有預見性的人,這也與在北師大物理系的學習密不可分。
高中時候的張向寧,就已十分清楚自己對物理學的興趣,宇宙、黑洞、量子、相對論,都是他沉醉的知識。在北師大物理系求學期間,張向寧在學習上是一個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的少年天才。直至今日,向寧依然對復雜的地球物理有著濃厚的興趣;還能記起那些曾讓他興奮不已的好教授,像趙錚老師,梁燦彬老師,這些傳道授業解惑的恩師們給予了他大學階段最濃墨重彩的知識收藏,也讓他在廣闊的學海里進行著酣暢淋漓的想象。
他不斷探求宇宙的邏輯關系,創新性的推出自己的科學觀點。他本科階段的物理學論文就獲得了美國名校權威專家的賞識,得到了出國留學的邀請。也許正是這種對事物根源的探索和創新性的思維鍛煉,才讓他后來很快領悟了殘酷的商戰關系、不斷變化的產業鏈關系,才能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行業成為風云人物。
提到學習地球物理的理科男生,大家會把他們與“讀死書”愛因斯坦式的學者聯系在一起,但張向寧絕對是一個另類。今日的張向寧,不僅在事業上頗有建樹,而且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擔任了多項社會職務。從他在學校期間的活躍程度,便早見端倪:
1990年盛夏的某個夜晚,一曲英文吉他清唱讓他輕松奪得學校歌詠大賽的冠軍。系足球隊的守門員、校廣播站的廣播員、學校的“御用”主持人……
張向寧認為,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學業之外的歷練,對于其溝通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的提升,都是至關重要的,學好物理,是認識世界,而如何改造自己的世界,則是另外一層境界了。
直到今天,事業如日中天的張向寧依然非常熱衷于在各種社會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光和熱。他所擔任的職務有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營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理事,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理事,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競爭情報分會副理事長,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副秘書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