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這一宿命如何打破?5月17日,李錦記第三代傳人、香港著名家族企業李錦記集團主席李文達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他向在座的師生講述了190年來李錦記打破“富不過三代”,求解傳承之道的歷程。
據美國一所家族企業學院的研究顯示,約有70%的家族企業未能傳到下一代,88%未能傳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業在第四代及以后還在經營。
家族企業是以家族血脈為紐帶的企業組織形式,但并非家族血脈不斷,企業就能永遠蓬勃發展。有調查表明,未來10至20年將是中國民間財富從第一代創業者轉向第二代的高峰期,接班人的培養成了擺在這些商界人士面前的一個重大的教育難題。我國不少家族企業也苦苦地尋找一種有效的傳承方式。
李錦記的獨特就在于,它不但順利走過119周年,將接力棒傳至第四代手上,而且還通過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嚴格的“家族憲法”和家族委員會等溝通機制,將“家族利益而非企業利益至上”的理念影響傳播到第五代。通過這個“樣本解讀”,或許對不少家族企業有所啟發。
走品牌之路:永遠創業
李錦記是世界知名的調味品品牌,從1888年李錦裳在珠海一個村莊創立蠔油生產的小作坊起,到如今李錦記已經成長為產品行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企業,其蠔油在美國占有80%的市場份額,而在日本占有率排第一。
已經70多歲的李文達告訴記者,李錦記走到今天,主要得益于“永遠創業”的理念和做法。我們知道,在變化的世界上,沒有能夠“守得住”的東西。唯有永遠創業,才能保持健康持續地發展。
他說,傳統調味品進入門檻很低,做的人又多,競爭很激烈,做大不容易。在李錦記的發展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產品單一、市場單一,這樣走下去是不會有崛起的可能的。因此,永遠創業就是不斷地創新:在產品上創新、包裝上創新、市場上創新、管理理念上創新。
記者在一次李錦記產品展銷會上看到,李錦記的調味品完全針對世界各國、各地區人口的口味設計,從蠔油、醬油到各種醬料,其產品多達幾百種,讓人嘆為觀止。為“不斷創新”做了最好注解。
在不斷鞏固做大調味品品牌的同時,李錦記實現了從“飲食文化”到“養生文化”的飛躍,其獨資子公司——南方李錦記從14年前開始進入中草藥健康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弘揚中華民族優秀養生文化。
管理秘笈:“思利及人”和“自動波”
按照李文達的話說,李錦記的核心價值觀是“思利及人”,即做事情,看問題,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這個價值觀也讓李錦記贏得了市場的信任。
李文達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80年代中期,馬來西亞有一家工廠生產蠔油,商標圖案影射李錦記屬下的熊貓牌蠔油商標圖案,在馬來西亞的18個超市銷售。這是典型的冒牌侵權行為。他們在馬來西亞打了很久的官司,最后法庭判定對方工廠連同18家超市一起賠錢。官司打贏的時候,這家工廠已經不存在了,18家超市的賠款也一分錢都沒有收上來。此時,李錦記換位思考,為這18家超市著想,建議他們賣李錦記的產品,并將這筆賠款當作李錦記產品的市場推廣費用。超市先是很意外,后是很感激,拼命賣李錦記的產品。結果,市場銷量大增,李錦記與超市還有當地的市民都從中獲得了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