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成都大航環保科技公司總經理顧宇航帶著自己的“污水處理及回用技術”,來本報報名參加首屆《贏在中國》創業大賽。“該技術能令廢水得到回用,成本甚小,如廣泛投入使用,開展后收獲利潤將高達上千萬元。”雖然在比賽中,顧宇航將承載他全部夢想的計劃向評委和盤托出,但最終沒能在比賽中勝出,沒能通過參賽找到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
雖然沒能通過《贏在中國》創業大賽找到支持自己發展的資金,但隨后在成都市政府加大對小流域污水整治力度后,顧宇航的創業計劃開始逐漸成為現實。“按目前的進度,公司年利潤將以300%的速度增長,不久公司資產將突破千萬元。”
墊資創業淘金廢水變成清水
從最初的艱難求存,到如今資產達到500多萬,顧宇航走得“穩扎穩打”。目前,顧宇航領導的大航環保正在用“污水處理技術”清潔金花堰流域,同時,大航環保的污水治理專利技術還被運用到青羊區4條小流域中。
成都市馬家河二組,屬于城鄉結合部,大片居民樓、商鋪錯落地矗立在金花堰溝渠兩岸。沿溝渠拐進一條機耕道,往前走200米,一片被白色圍墻包裹著的草坪出現在眼前。圍墻內大約九畝面積,進門七八米,便是一處花園式水臺。水臺底面是一處白色瓷磚砌成的圍墻。清涼透明的水瀑沿著這一白色圍墻“嘩嘩”地從頂端流進池中,綿延不斷。
這個水塘便是污水治理的“試驗田”,顧宇航全部的心血所在。“為了修建這處污水處理站,企業前期已墊資上百萬元,”他指著水池說。
白色磚墻后面就是污水處理池,大約四平方米的長方形坑道。污水處理池另一端則直接與金花堰溝渠的一條支流相連。記者看到,溝渠內渾濁烏黑、漂浮著生活垃圾等雜質的污水直接流進了污水處理池。隨后,經污水處理池處理后的水,就成了清涼干凈的水流進了花園式水臺。而水中插著一個測量表。上面顯示的數字微微有著變化,最低顯示的是“17”,最高是“20”。“這測量的是水中的COD(生化需氧量),國家指標為100,而經我們的技術處理,水質大大超過一級標準,COD指數僅為20左右。”顧宇航顯得很是滿意,如今這處污水處理設備一次能處理污水1500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