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懶洋洋的趴在草叢中,貌似睡眼惺忪,實際上雙目正交替掃描視覺范圍內的獵物。
1998年的胡義南,就如同一只趴在草叢中的獵豹。他當時的身份是廣州某大學金融學講師,主要教授貨幣、信貸等課程,整日沉默寡言,若有所思,實際上卻在不停尋找“理論聯系實際”的創業機會。
9年后,胡義南一手創辦的泛華保險服務集團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書本上的貨幣變成現實中的財富,路徑同樣與教授課程有關,信貸和保險中介。
第一桶金
上世紀90年代的廣州,私家車開始逐漸走入家庭。
1998年,胡義南從中嗅出商機,棄教從商創辦了廣東南楓汽車俱樂部,被他拉下水的還有同校任法律系副主任賴秋萍。
南楓汽車俱樂部主要盈利模式為發展會員,每位會員繳納會費168元,俱樂部為會員提供汽車救援和證照等售后服務。會員人數很快超過萬人,但是胡義南卻發現這種模式根本賺不到錢,“1張卡賣168塊錢,賣上1萬張不過才100多萬,除去各種成本后所剩無幾”。實際情況更糟,從1998年到2000年,胡義南的南楓汽車俱樂部虧損超過2000萬。
第一桶金沒有挖到,胡義南開始尋找另外一種盈利模式。他在經營過程中發現,賣汽車會員卡遠不如賣汽車保險賺錢。就像獵豹不會放棄進入視野的獵物,胡義南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商機。他很快決定免費發展會員,然后通過向會員賣保險獲取盈利。今年10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的泛華保險服務集團,其實就是從代理汽車保險起家。
胡義南還發現,汽車消費信貸是當時比較流行的購車方式,由于個人信用難以判斷,銀行一般不敢貿然發放貸款。他與賴秋萍當即決定成立專門的按揭服務公司,為銀行提供客戶的信用調查和貸款流程的實施,以及貸款后的管理服務。汽車消費貸款服務很快成為泛華創業初期的發展引擎。
泛華的模式獲得國際投資者的認可,美國國泰財富基金向泛華拋出橄欖枝。2001年,借助國泰財富基金提供強大的資本支持,泛華將汽車消費貸款、汽車俱樂部以及后來的住房按揭貸款服務推向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