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華模式
受當時保險市場大環境所限,泛華保險中介業務一直處于從屬地位。
2003年,隨著國內保險市場開放提速,保險中介準入門檻降低。這一市場機會再次被胡義南成功捕捉,2004年泛華決定全面進入保險中介市場。
金融學講師出身的胡義南,不愿意重復保險中介已有的發展模式,決定另辟蹊徑。他發現很多中小中介公司舉步維艱甚至退出市場的原因是資本不足,導致無法實現規模化和建立高標準的運營系統。
按照胡義南理論,保險中介要生存發展,銷售成本一定要比保險公司低,否則保險公司會選擇自己銷售。但是降低成本要建立在規模化經營基礎上,通過銷售多家公司多種產品分攤管理成本。
胡義南決定推出新的泛華模式,通過大規模資本投入,建立高標準的營運系統,支持分銷網絡發展,分銷網絡發展帶來規模化,規模化進一步支持平臺提升,最終形成良性循環。中介公司或代理人只要加入泛華平臺,就可以解決資金、管理、硬件系統等棘手的問題。
泛華模式再次獲得成功,到2006年9月,泛華保險旗下已擁有全資保險經紀公司2家,保險代理公司8家,控股保險經紀公司1家,并完成全國8個省市的壽險銷售網絡建設。泛華模式再次贏來VC青睞,鼎輝投資基金1.5億風險投資資金于2005年入賬。
“泛華不是一家保險經紀公司,而是一家平臺公司”,胡義南如此定義自己的公司。
造富計劃
“未來10年,泛華創業計劃將在中國造就20個億萬富翁、200個千萬富翁、2000個百萬富翁、20000個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中產人士。”走出上市靜默期后,胡義南在北京廣撒英雄貼,邀請保險中介和代理人加盟泛華。
2007年10月底,泛華保險服務集團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募集資金超過2億美元,成為亞洲第一家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上市的保險中介企業。據泛華保險服務集團資本部投資者關系總管蒙揚菲介紹,上市后公司股價曾出現下滑,目前已經回升到17美元以上,高于IPO價格1美元多,基本達到公司預期。
胡義南決定把上市作為新的開始,通過泛華創富計劃和募集資金,批量生產億萬富翁。泛華的創富模式主要針對現有保險中介公司和保險代理人。對于保險中介公司,泛華通過“收購/參股+股權回購”的方式向其提供資本支持以及免費的后援平臺,幫助他們做大做強。企業做起來后,企業主可以選擇將股份出售、轉讓或者直接賣給泛華。泛華開出的價碼非常誘人,是公司利潤的7倍。
胡義南介紹說,7倍價格是基于全球同業公司市場定價原則,保險中介公司上市后市盈率一般在12左右,7倍已經是打六折后的價格,很劃算。
對于希望自己創業的代理人,泛華主要負責提供資本和運營平臺支持。創業成功后,代理人同樣可以選擇把股份賣給泛華,或者置換泛華股票上市流通。為保持創業者的激情,胡義南表示泛華不會采取100%持股的形式,而一般持有51%到60%的股份,剩余的歸創業者所有,“要讓創業者自己當老板”。據了解,目前已有數家保險中介公司和代理人加入泛華的創富計劃。
泛華創富模式被認為與VC類似,胡義南對此卻不以為然,“企業做起來或者上市以后,VC的做法是套現退出,我們要做的往往卻是接手創業者的股份。再說,我們不光投入資本,還要提供后援平臺等一系列的支持。”
10年造就20個億萬富翁,究竟是豪言壯語還是瘋言瘋雨,尚有待時間的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