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高中學歷,簡單的人生經(jīng)歷,一個瘦小的女孩卻進入了《東亞·財富人生》的視線——因為,她一年就賺了20萬,賺錢的方法只是賣簡單的、人們都司空見慣的冰淇淋。
這個女孩叫劉偉麗,24歲。
當你逛街時,在長春一家超市的入口處,看到一臺制做冰淇淋的機器,如果機器旁邊有一個瘦小的女孩,也許她就是劉偉麗。
跑了20趟才敲開超市大門
2000年,劉偉麗高中畢業(yè),無論家里人怎樣勸說,她就是不想讀書了。隨后,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到哈爾濱一家物業(yè)公司上班。剛開始上班,面對新鮮的一切,19歲的劉偉麗覺得很開心。
但是,一年半后,她覺得工作單一、缺少創(chuàng)意,便決定辭職,打算自己做點買賣。
做點買賣是一個簡單的想法,但這個想法實現(xiàn)起來卻是波折多多。
想開美容院,想開家小型超市……但由于種種原因,一年半后,她仍閑在家里。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同逛街的好朋友請她吃冰淇淋,看著從冷飲柜里打出的冰淇淋,她忽然想起了爺爺閑置多年的制作冰淇淋的“秘方”——可以買機器自己制作冰淇淋賣啊!
隨后,她開始在哈爾濱的各個地段奔走。多方考察后,她認為冰淇淋適合在人員流動比較大的地方銷售,就決定把銷售點設立在各大超市的入口處,當時這些地方還沒有人賣冰淇淋。
選擇的第一個地方就是哈爾濱某國際連鎖的大型超市。第一次來到超市的招商部門就吃了閉門羹——工作人員告訴她,想要進入超市,企業(yè)要至少有100萬元到200萬元的固定資產(chǎn),她所經(jīng)營的這個項目太小了,不適合!
她沒有灰心,只要有時間就到這個超市“軟磨硬泡”。同時,她辦理了一系列的手續(xù),營業(yè)執(zhí)照、衛(wèi)生許可證等。終于,當她第20次來到這家超市,把用一個檔案袋裝著的證件擺在工作人員的面前時,他們松口了:“這樣吧,兩天后你再來,我去帶你見我們的負責人。”隨后,她把機器搬進了這家超市。
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從銀行貸到了10萬元,作為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基金。2004年的“五一”,她在哈爾濱市的大型超市中設立的四個冰淇淋銷售點全線開業(yè),而她也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淡季賣糖葫蘆生意也不錯
劉偉麗自制的冰淇淋在銷售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剛開始時,顧客比較少,每個月都要賠兩萬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