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的創業史要追溯到他19歲那年,他在李嘉誠的故事里讀懂了一件事:李嘉誠做的是實業,而大量的溫州小老板、包括自己父母在內,做的是買進賣出的貿易。決心做實業的林東選擇了飲料行業。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的第一撥風云人物大多出在飲料行業,像"健力寶"和"娃哈哈"。
他向家里借了30萬元出來單干。第一樁生意是賣綠盛橙汁,由于銷售時間錯過了飲料的旺季,生意并不好。他感到,書本上的計劃,和現實的市場,差距是如此巨大。第二年他改做熱銷的棒棒冰。成本只有幾分錢的水和糖,轉眼就可以賣到1元錢。短短3個月,林東獲得了10萬元盈利。但這些錢很快在牛奶項目上損失殆盡,還欠下70多萬元外債。
"1995年的春節,我沒有回家過年。一方面公司要人守著,另一方面,我想節省回家的費用。我事后才知道,我媽媽曾經騎車摔斷了腿,可沒有錢去看病。我改做牛肉干生意,每天一早去買75斤牛肉,送到實驗室加工,再拿出去賣。一年后,靠賣牛肉干還清了所有欠款。"幾年之后,當綠盛成為年銷售額上億的企業,當林東被人稱為"中國牛肉干大王",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創業艱辛。大家津津樂道的,是他擁有一間能夠看得見西湖全景、設有鋼琴和酒水吧的辦公室,以及讓人羨慕的奔馳車。
2000年,他實現了人生夢想之一--出國留學。在澳大利亞攻讀MBA完全不同于他在國內大學里所學的計劃經濟學。甚至所有的作業都要在互聯網上提交。他發現,自己過去不看好的牛肉干行業,其實是一個很有市場潛力的消費品行業。肯德基是從一個小炸雞店做起的,HolidayInn(假日酒店)最初是一對美國夫妻的汽車旅店,只要善用品牌戰略,杭州的蔥包燴(一種很受市民歡迎的本地早餐,用面皮包裹油條和醬料而成)也能做成必勝客。這個時候,林東甚至為自己從事牛肉干行業而高興起來,因為這個行業里,還沒有巨頭產生!
在海外,他更看到了中國未來的走向。"民營經濟會蓬勃發展,并得到政府支持。中國經濟會在很長的時間里景氣向上,既然這樣,為什么不擴大投資呢?"之后的幾年,綠盛的銷售額成倍增長。
但房地產和互聯網行業造就億萬富翁的趨勢,讓林東感到沮喪:"我將永遠成為傳統行業的一個小老板。"他在尋找新的方向,而房地產似乎永遠和牛肉干沾不上邊。他注意到了可口可樂和網游魔獸世界的捆綁廣告。溫州人善于模仿的特性又顯現出來。林東找到杭州本地的網游開發企業,提議將牛肉干和網游嵌合起來做營銷。游戲里的人物通過購買虛擬的綠盛QQ能量棗來補充能量,而綠盛則提供6000多萬個產品外包裝,為網絡游戲打上廣告。這種虛擬加現實的營銷方式大獲成功。他本人不但成為浙江年度經濟風云人物,更獲邀去歐洲管理學院講學。
頭腦靈活的林東,很快感覺到這種新營銷模式的力量--它可以被快速地復制,并成為一個新產業。他果斷地成立了一個新傳媒公司,隨即獲得兩家國際知名風險投資商的注資。但這并不是《福布斯》選中他的原因。"他們對暢翔的模式更感興趣。"林東說。
暢翔中國網的點子源于林東的一個煩惱,這種煩惱很多中國企業高層都曾遇到過。《福布斯》撰稿人Jane選擇用這個故事作為報道的開頭:綠盛一個經理在北京出差時,購買了1200元的假發票回來報賬。當北京警方破獲這個制售假發票的窩點后查到綠盛,綠盛為此繳納了2340元的罰款。于是林東試圖尋找一個有效控制差旅開支預算、并徹底杜絕假發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