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名片的問世,是順應時代潮流,具有新、優、奇、特等特點。它不僅因其獨有的金屬質感(具有保存和收藏價值),而且終究使名片材料擺脫了紙的束縛,滿足了追求高檔次、新奇特為時髦的現代人士。這也是中國名片業的又一次難能可貴的大突破、大飛躍。標準著我國名片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將掀起中國名片熱的第三次高潮。
一提起金屬名片,很多人會想起一個人——日照永恒數碼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為江先生。從一張金屬名片開始創業,憑著他的執著和毅力,短短幾年時間他便將這小小的金屬名片演變成一個巨大的產業,讓一個傳統的產品閃爍出時代的光華。近期,山東日照永恒數碼科技總經理陳為江熱情地接受了慧聰網絲印特印行業的采訪。

山東日照永恒數碼科技總經理陳為江
現在,山東日照永恒數碼科技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研究、開發、推廣、應用于一體的科研技術公司,2006年初,永恒牌金屬名片還被授予“中國金屬名片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榮譽稱號,同時日照永恒數碼被授予“中國金屬名片行業杰出企業”稱號,“中國AAA+級質量.信譽資質單位”“中國質量.信譽雙保障示范單位”而總經理陳為江被授予“中國金屬名片實踐創新貢獻獎”。國內某著名媒體曾這樣概括陳為江和他的企業:“沒有陳為江,就沒有中國的金屬名片,沒有日照永恒數碼,就沒有國內近千家的金屬名片創業店,是金屬名片為幾萬人開辟了一條全新的創業之路!爆F在陳為江和他的企業,每天將自己生產的萬余盒金屬名片源源不斷的發往國內五百多座大中城市及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企業不斷地發展,頻頻在新聞媒體上曝光,陳為江在大家眼中理所當然地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但是,所有熟悉陳為江的親人朋友同事,都會驚詫于陳為江的轉變,直到現在,陳為江回想起當初那段“眾叛親離”的歲月,依舊感慨萬千。
四十不惑 破釜沉舟
孔子十五歲立志治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陳為江15歲入伍,期間曾在解放軍報社擔任記者編輯,36歲從部隊轉業之后幸運地被分配到某銀行,四十多歲的陳為江已經在大多數人的期望中成為銀行副行長,然而,陳為江是一個閑不住的人,銀行的程式化工作使得陳為江總是迷惑于無法施展拳腳,國家干部的舒適生活使得陳為江經常想起曾經的戎馬生涯,日子也在回憶之中一天天的流逝。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為江在戰友聚會上發現了戰友派發的金屬名片,那位戰友是朝鮮族,姐姐在韓國,名片是韓國做來的。由于特別新奇,于是陳為江委托戰友也給作幾盒這樣子的名片,戰友很快就讓姐姐給陳為江做了5盒。從郵局取回名片陳為江高興地分送給朋友,人們根本就沒見過這種名片,覺得非常新奇。
從此,金屬名片成了的陳為江的“心事”。他開始研究起來,吃飯睡覺都在動腦子。憑感覺他認為這應該是個賺錢的好生意。一個念頭在陳為江腦中出現:自己干!
在親人、朋友、同事、老領導、戰友的不解、反對,甚至冷嘲熱諷之中,使得陳為江處于極端郁悶與迷茫之中。但是,強烈的愿望在陳為江心中不斷膨脹,拋卻所有的不解,陳為江開始著手市場調查,他從日照到臨沂再跑到濟南,越跑他越感到敞亮,熱情也越高,干脆就把全國都調查一遍吧。他與各個城市的戰友聯系,北京、鄭州、西安、成都、武漢、廣州……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跑了42個城市,結果根本就沒發現金屬名片這個產品。
于是,陳為江堅定了自己的未來,四十不惑,背負著“眾叛親離”的局面,陳為江一紙辭呈,破釜沉舟,結束了自己的官宦生涯,開始了連自己也不可預知的創業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