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不得不提的是,公司上市前夕將名字由征途網絡改為巨人網絡,在此之前,恰好又有消息披露說公司重點推廣的第二款產品名叫《巨人》。聯想到以前推廣《征途》的時候,公司叫征途科技,有不少業內人士猜測,這是史玉柱耍的一個宣傳把戲,將公司名字與產品名稱合二為一,宣傳產品即是宣傳公司,宣傳公司即是宣傳產品,這是多么棒的一個主意!
而事實的真相遠沒有大家猜測的那么復雜。之所以將公司的名字改為巨人網絡,產品的名稱又采用了《巨人》,這其實完全是因為史玉柱個人有嚴重的“巨人情結”。
史玉柱是一個非常念舊的人,一旦被他認可或確定了的人或事,他就不會輕易放棄。當年史玉柱創業的時候,IMB被業內稱為藍色巨人,于是他就想打造東方的巨人,于是將公司的名字起為巨人集團。1999年,東山再起的他成立了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健特”二字,就是取英文GIANT(巨人)的音譯。
經管經過這么多的起起落落,史玉柱始終沒有放棄成為“巨人”的夢想。這不僅體現在公司的名字上,更體現在史玉柱的行動當中。繼《征途》之后,史玉柱帶著他的“巨人軍團”不斷創造著奇跡。
史玉柱以及他的“巨人軍團”,擁有多年積累下來的從商經驗、營銷經驗以及對多個產業的深刻理解,這讓公司進軍網游時順風順水,同樣公司上市也得益非淺。公司從立項啟動到成功上市,只用了6個多月的時間,成功融資10.44億美元,創造了IT公司當中發展和上市的最快速度。
不過公司上市之后,美國股市發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調整,包括微軟、百度等都回調,巨人網絡的股價更是被腰斬。對此,史玉柱做了一個決定——用2億美元回購被低估價值的股票,這一舉動讓所有投資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而公司所交出的2007年年度財報,也證明了史玉柱為何有這么強的信心。在所有國內網游上市公司當中,看凈利潤額,巨人網絡是僅次網易排在第二的,看銷售額,巨人網絡是排在第三的。更重要的是,與別的網游上市公司相比,巨人網絡只有一款產品就有這么好的成績。當然,上市并非短跑比賽,一時的財政增長并不能刺激到投資者,巨人網絡需要的是連續保持幾十個季度的財政連續增長,而“巨人軍團”,在史玉柱的領導下,正在進行這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賽!
巨人網絡上市之后,以前面對媒體愛說、敢說的史玉柱突然宣布轉向臺后,再也不輕易接受媒體采訪。而巨人網絡的掌舵工作,則轉由史玉柱的愛將之一——黃金搭檔前總裁劉偉擔任。
和極具個性的史玉柱相比,劉偉是一個自認中庸的職業經理人,她對外所說的每一句話,總是慎之又慎。用她的話說,巨人網絡是上市公司,理應向所有投資者展現公司最真實的形象,而不是史玉柱個人的形象。
那么史玉柱的以后將會如何呢?目前我們所確定的消息是,巨人網絡將繼續堅持它以自主研發網游為主,以中國網游市場為主的方針走下去。而史玉柱這個充滿激情的創業者,則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為游戲研發不斷增加創新的工作中去。他表示,自己的下半輩子就獻給網游行業了,這大概是身家數百億美元的他目前最樂意,也是唯一想干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