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是寂寞的,”董明珠在《亨利·福特傳》讀后感中寫道:“至少在中國的制冷工業界,我一直把踏踏實實做事的‘工業精神’作為格力的發展信條之一,但真正讀懂其中含義的人又有多少?”
“每次看到這段話,我的眼前都浮現出董明珠在萬人追捧中無比輝煌卻又無比孤單的身影。”張廷偉說。
熟悉董明珠的人都知道她帶有自傳性質的兩本書,一本《棋行天下》,另一本《行棋無悔》。董明珠在接受《商務周刊》記者采訪時透露,下一本書正在寫作中,書名也和棋有關。把面對現實生活中硝煙四起的商戰,比作棋盤方寸之間的攻城略地,這也許意味著現實的壓力對董明珠來說,僅僅是一次下棋的游戲。
“我把每次遇到的困難看作是對我的挑戰,每次打贏一仗我都會覺得很痛快。”董明珠說。倔強的性格仿佛從她一生下來就存在,小時候一次游泳被淹的經歷,不僅沒有使她害怕游泳,反倒激發了她的斗志,她說:“我第二天就開始去學游泳。”
從來嚴于律己的董明珠有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當業務員時,她曾經因為“覺得一個女人在火車上吃東西不好看”,整整一天都沒有吃過任何東西。后來,身為管理者的董明珠也曾公開表示過她對在辦公場合吃東西的不滿:“女人喜歡吃東西,吃零食,在經營部大家習以為常。但如果這個時候一個客戶走進來,看到一群正在吃東西的嘻嘻哈哈的女人,他會對這個企業有信心嗎?會放心把幾百萬上千萬的貨款交給我們嗎?”于是,“不能在辦公場合吃東西”成了格力的紀律。
作為女性領導者的董明珠似乎從來不愿意強調自己的女性特質,與之相反,她總是看到女性的缺陷,并想方設法克服這些缺陷。有一次,公司負責展廳陳列的職員工作沒做好,董明珠看到問題后,把市場部一名學廣告的女職員批評了一頓。盡管這名女職員不是負責展廳陳列工作的,但董明珠的理由是: “你是學廣告的,出了這種問題你該發現卻沒有發現,該指出卻沒有指出,這就是你的工作失誤。”
“我并不認為女性和男性在工作中有什么不同,不能因為你是女的就能少做些什么。”董明珠在采訪中對記者說。有人曾經把她和《逆風飛揚》的作者吳士宏比較,董明珠卻很不認同;“就我自己而言,女性意識并不強烈。我首先把自己看作一個人,一個與男性同樣可以實現自己價值的人,不存在什么‘超常的胸襟和魄力’。”董明珠絲毫不回避自己對權力的看重。她說:“我要權,是因為我要用權為企業服務,而不是為了個人。無欲者則剛,權力越大,就意味著責任越大。”在她看來,不為謀私利,擔任企業領導職位不是為了“撈一把”而是為了企業的整體利益,這樣的企業家才能真正擁有權力并使用好手中的權力。“在這點上男女都一樣。”她強調。
生于1950年代的董明珠,也不愿意強調“親和力”、“細致”這樣帶有女性特質的詞語,相反,“斗爭”、“打仗”這樣劍拔弩張的詞匯卻常常被她用在書中。
“在我看來,沒有既不得罪人又能辦好事情的方法。”董明珠說。在她的書里,這被稱為“斗爭哲學”。她把在格力的日子形容為,“干了十年,斗了十年。是在與人斗,與市場斗,與自己斗。”
“女性領導在管理中和男性是不能有差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