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種選擇。
核心競爭力:永不打折
在報喜鳥內部,吳志澤還操作了品牌設計、產品研發與營銷網絡等革新舉措。
從1996年年初報喜鳥誕生到2000年左右,正處于中國服裝品牌向雜牌挑戰的階段。吳志澤將報喜鳥定位為“中國本土最早的高品位男裝”這個傳統、民族的字號,從誕生起就具有強烈的中國文化色彩。
當文化在報喜鳥身上具備了相當的折射力,吳志澤的思維就開始在理性和感性之間穿梭,既為報喜鳥尋找氣質相當、文化相符的消費群體,也為這個群體勾繪著最好的品牌。
報喜鳥早期推廣最為重要的手筆,是1998年底邀請香港影星任達華擔當形象代言人。這位性格男星的代言,讓“報喜鳥”品牌迅速成為公眾焦點。
1999年,報喜鳥的CS顧客滿意工程“為顧客服務”在全國市場內外散開。CS工程的核心內容是:報喜鳥全國統一價、永不打折。吳志澤的逆向思維再一次成就了報喜鳥,也加速了服裝行業進入良性發展的步伐。
“做企業就像打牌一樣,什么時候出什么牌很重要”,吳志澤說。早期報喜鳥通過特許加盟、專賣專營等模式,“充分借助了溫州本地服裝經營者的資金實力和遍布全國的銷售渠道,迅速將‘報喜鳥’品牌服裝銷售到全國市場”。
在擁有強大的品牌優勢、網絡優勢、設計優勢后,吳志澤決意進一步凸顯核心競爭力:用這個民族品牌“講故事”—在西裝肘部紋上飛天,在襯衫上繡條龍,紐扣設計成蝴蝶結;而在門店陳設上,修飾中國古典風格的景泰藍、中國結等……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是吳志澤堅信不移的理念。他認為,中國服裝品牌的內涵,一定要和五千年優秀文化、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設計元素特色結合起來,這就是報喜鳥不斷成長的根基,是報喜鳥的“中國式圖騰”。
報喜鳥似乎離金字塔的頂端只有一步之遙了,那么它能否成為世界頂級的西裝呢?
資本運作:是過程不是結果
早在2000年前后,吳志澤就已面臨蛻變之急:當時全國5.6萬家服裝生產企業競爭激烈,集團公司結構已經很難支撐快速發展。而雅戈爾、杉杉、紅豆、凱諾科技等開始通過上市的途徑來尋求新的突破。
目睹同行企業上市后品牌形象和市場銷量都得到提升,吳志澤坦陳“受了點刺激”,“報喜鳥資產規模相對偏小,發展能力受到限制,抵抗風險的能力偏弱”。
為謀求上市,2001年報喜鳥就成立了股份公司。2007年7月16日,報喜鳥股份成功“過會”。2007年8月16日,浙江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市公開上市交易。至此,報喜鳥集團徹底完成從家族企業向公眾公司的嬗變。
“企業上市,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吳志澤說,上市后企業在管理、經營上將有改變,但企業發展的根本不會改變,否則便是舍本求末。
吳志澤說,過去溫州服裝的產品創新趕超了寧波,后來福建的渠道創新趕超溫州,而如今溫州服裝業要取勝則要靠模式創新,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自己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