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至今,弘毅投資已先后在金融、建材、醫藥、裝備機械、消費品、連鎖服務等多個行業累計投資12個項目,被投企業資產總額高達404億元,其中被投企業又以國企為主。柳傳志憑借他敏銳的政治和商業嗅覺,及時地捕捉到了國企改革進程中蘊藏的巨大機會。又以聯想和其個人的聲望及聯想的國有民營背景為依托,在這場商業游戲中左右逢源,勢如破竹。 2004年12月8日,柳傳志讓自己的聲望達到了頂點。這一天,他在數百個中外記者面前,代表聯想集團在收購IBMPC的文件上簽字,震驚全世界。這一刻也在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實施海外收購的進程中標注上了里程碑式的意義。此后經過三年的艱難整合,“新聯想”止住虧損,業務步入良性循環,已成功跳出全球跨國并購成功率不足30%的怪圈。
富有戲劇性的是,20年前,他和他的伙伴們正是以IBM的代理商開始了創業的歷程。這是一個完美的歷史巧合。
縱觀柳傳志24年的創業歷史,對政治的諳熟,對環境變遷的敏感和適應,超強的學習能力,讓其雖屢遇險灘,卻總能化險為夷,屹立不倒,成為貫穿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第一代企業家中的“常青樹”。
萬通董事局主席馮侖評點中國當代企業家,戲稱柳傳志作為中國企業領袖,已經可以把自己的像掛在墻上供人頂禮膜拜,換句話說,他已經是中國企業家中教父級的人物。
柳傳志對自己也有個評價,認為自己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或者說與時俱進的能力,是取得成功的一個很重要因素。這是一個很到位的自我評價。事實上在最近的10年里,柳傳志在很多商業領域的實踐和探索都開創了風氣之先,從而深刻影響了中國企業界,也讓他終煉成教父級的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