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來運轉積累首個一百萬
1993年初,胡永根的生意出現了第一次大轉機,新津縣國有重金屬回收公司看中了胡永根的經銷能力,讓他掛靠公司經營,而當時廢金屬的利潤上升到每噸3000元到4000元。1993年底,胡永根盤點賬目后,發現自己的資產已經達到數十萬元。最令他開心的還是,他所掛靠的公司決定承包給私人,同時國家也放開了私人收購廢舊金屬的條件。“做生意最重要的資本和機遇都被我抓到了。”胡永根一發不可收拾,到1996年,華聲商行的營業額達到1500萬元,胡永根也積累了上百萬元資金,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
華聲公司的銷售量1999年達到5000多萬元。西南地區的金屬廢品回收競爭也異常激烈,“大家都看到了金屬回收的利潤,紛紛涌入這行。”金屬回收的利潤開始下滑。胡永根說,當時在新津規模較大的金屬回收公司有好幾家,此外還有10多家小型回收站,新津金屬廢品市場開始出現混亂。
“繼續坐守回收,無疑于坐以待斃,何不擴展省外市場?”胡永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主動出擊省外市常“風險很大,畢竟在這之前,還沒有人這樣干過。”胡永根派女兒赴沿海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探索金屬廢品回收業的新需求、新市場,并與全國各地的廢品業大營銷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胡永根說,華聲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不僅是搶占先機,還因為“誠信”。重慶是華聲公司拓展的第一個省外市常1999年,華聲公司與重慶商家談成了一筆業務,但貨款到期限最后一天還沒有湊齊。第一次合作就賴賬,對方怎么看?又不好告訴對方自己的難處,等到籌足這筆貨款時,銀行早已關門。“怎么辦?”誠信經營的牌子不能砸,胡永根的女兒決定親自開車將貨款送到重慶,對方接到錢時,已是晚上11點。“重慶商家感動萬分,對女兒說,‘這個年頭,像你這么講信譽的人實在不多’。”從那以后,重慶商家加強了與華聲的合作。
為慈善事業他花掉600萬元
認識胡永根的人都知道,他不喜歡鋪張浪費。胡永根去年過生日,女兒花150多萬元購買了一輛奔馳車作為生日禮物,胡永根卻沒有用過這輛車。“我坐啥奔馳嘛,出門坐三輪車就很好了。”胡家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除宴請客戶外,家人不準在外吃飯。平時,家里沒有吃完的剩菜從不倒掉,胡永根說,“剩菜下面很有味道。”
新津縣2003年有一批拆遷戶需要安置,胡永根拿出一塊地皮修建了30套住房,以400多元/平方米的價格賣給這些居民。當時,新津縣商品房均價為1100元/平方米。目前,胡永根在慈善事業上花掉了600萬元,他所資助的人中,貧困學生達到1200多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