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三:不領低保,萬元起家辦輔導班
教育創業甘苦自知
錢潔:創業圓了兒時一個夢。上小學時,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我的一生》,作者2歲失聰,3歲失明,但憑著努力,后來他成為知名的作家、教育家和慈善家。這對我觸動很大,我就想在慈善方面干一番事業,并全力幫助殘疾人。所以,我接觸到可愛的聾童后,就辭掉大學教師職業,創辦聾童幼兒園,為24小時在園的聾童當“媽媽”。
繆翰云:積極打工是創業第一步。我底子薄,創業只許成功。所以,我選擇先打工。在培訓學校,我不但干好本職工作,更留心、關心其他事,只要是今后需要的我都學。打工一年后,盡管老板挽留我,我還是決心創業了,因為我已從一個教育的“門外漢”,成為一名“行家”。積極打工十分有益。
陳立云:凡與舞蹈有關的我都學習。在英國皇家芭蕾舞教師資格學習中,我沒說自己曾是體操運動員。直至結業,我拿到最高等級的“榮譽級專業教師證書”,才告訴了英國老師。老師說體操運動員學芭蕾確實很難,她為我的成績自豪。我認為,創業要具備多種專業知識,只能靠刻苦學習。現在我還在不懈地追逐舞蹈界新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