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金平:“第一均勻,第二有點粘力,鴨蛋是滑的,泥有磁性粘起的,粘起來那鹽就比較均勻一點。”
泥巴問題解決了,但看到剛從農民手里收夠的鴨蛋有點臟,龍金平決定洗一洗再裹泥巴,但沒想到這一洗卻洗掉了他幾千個鴨蛋。
龍金平:“蛋膜一旦用水洗,蛋膜就損壞了,以后鴨蛋就容易變壞,用兩三天還可以,一超過三天就變質,那個蛋吃起來不行了,有細菌超標這樣反而沒細菌。”
一年多的磕磕碰碰,浪費了幾萬枚鴨蛋,龍金平終于腌制出沒有腥味的咸蛋黃。當他又一次拿來樣品找到了陳思艷時蛋黃的顏色和軟硬度還是達不到廠家的要求,但龍金平的犟勁感動了陳思艷麗,陳思艷把龍金平介紹給了一位搞食品研究老教授,在老教授家里龍金平干出了一件讓陳思艷根本想不到事情。
陳思艷:“從包里掏出了他自己做蛋黃的5萬元錢。”
龍金平:“我帶了五萬塊錢給你,你把我那個技術研究出來,我先給你5萬,后面再給你50萬。”
5萬元錢是龍金平要賣十年的鴨蛋。承諾的50萬元則要四處借債才能湊齊。龍金平孤注一擲,不惜傾家蕩產,就是要從教授這里購買鴨蛋腌制技術。
陳思艷:“他們專家當時地答應了,他很熱情地告訴他一定會幫他做這個蛋黃。”
最后,在龍金平堅持下5萬元錢留下了,但事后想來卻讓龍金平感到心有余悸。
龍金平:“現在想起來就后怕,如果一旦不成功,10年心血那什么都沒了。”
1999年,在龍金平提心吊膽中,老教授終于把能加工合格蛋黃的技術研究出來并交給了龍金平。這種技術的最核心的就是腌制和蛋黃的剝離。
記者:“是熟的嗎?”
龍金平:“熟的。”
記者:“熟的怎么還用烘烤?”
龍金平:“烘烤能保鮮。”
記者:“你蛋白干什么了?”
龍金平:“蛋白倒掉了。”
記者:“一天能加工多少?”
龍金平:“十幾萬枚。”
為了快速打開自己的市場,他決定借助名氣大的商家認可來取得其他商家對自己蛋黃的接受,于是龍金平拿著生產出來的樣品來到了廣州老字號的酒店蓮香樓,找到了總經理彭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