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規模甚大的比賽便緊鑼密鼓地在黃森坤的策劃下慢慢成型,黃森坤充分利用了福建省學生聯合會的平臺影響力,向各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會主席發出了活動邀請,利用自己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黃森坤很快便獲得了大部分院校學生會的支持。在此基礎上,黃森坤又決定在福建各地市選擇幾所有代表性的院校成立棋俱樂部或棋社這樣的組織,作為前期培養參賽選手和推廣棋活動的首期平臺。這樣,活動的規模、活動的參賽選手都已具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在哪里?黃森坤想到了“海峽兩岸”。于是一場規模甚大的海峽兩岸足球棋比賽當年在福州隆重舉行!
借助本次賽事的影響力和相關媒體的大量報道,足球棋這一運動便很快走進了福建省的各個高校,黃森坤也因此獲得了足球棋發明人稱號。
大學四年,黃森坤是邊努力讀書(期間還年年獲得獎學金),邊實踐著如何經商。這樣的經歷讓他變得性格開朗,懂得與人打交道,在做事待人方面積累了很多對日后創業很有價值的經驗。
思考二: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也是一種天賦,但我相信,正是大學時期的經商實踐如同一粒優質的創業種子,已經深深地埋在了黃森坤的心中。當他離開校園,來到社會這片廣袤的沃土,這粒種子能不發芽、成長嗎!
三個年輕人的創業團隊
2003年7月黃森坤大學畢業,他放棄了當公務員和留校的機會,先來到一家業內很有名氣的企業工作。
黃森坤心里很清楚,他不會在這家企業干很久。他之所以選擇這家企業,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創業的緩沖期,以便于他找準創業的切入點。
但黃森坤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家企業他認識了楊威和楊柳———他日后的創業伙伴。
楊威和楊柳都是湖北人,也畢業于同一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楊威1980年出生,比黃森坤大一歲,楊柳是1979年出生。楊威是武漢理工大學的雙學士;而楊柳是武漢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黃森坤告訴我,他們三人的結合就是天意,就是機緣,更是黃天不負有心人。
一次偶然的交談,讓三位年輕人激情燃燒———他們從下午一直談到深夜,再到凌晨。共同的追求與信念,讓他們決定辭去現在的工作,去開創一片屬于他們的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