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即是第二年的夏天,棒棒冰很流行。由于市場嚴重缺貨,只要能生產出來,就能到市場上換成現鈔。成本幾分錢的水和糖,流出機器,轉眼就變成了一元錢。簡直跟變戲法一樣。
短短三個月,林東“狂賺”了40萬元,不僅賺回了總的投資,還獲得了10萬元的盈利。這一切發生在十個月不到的時間內。40萬元,在當年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那個時候,一幢比較好的房子,也不過是五六萬元的價格。
第三次失敗,輸了全部家當
然而,僅僅半年后,林東就感受到了失敗,而且是致命的失敗。
牛肉干成就了他的事業
1995年的那個春節,林東過得相當的落寞:出租房內,粉絲、大白菜和土豆一直陪伴著林東。耳邊則是年卅父親的叮嚀,一定要回家一趟。
可是他覺得丟臉!
林東準備結束生意去匈牙利,但是廠房的租期還有幾個月,租金是一個月6000元,加上水電、人工,如果一天沒有兩三百元的收入,“被債主拿走桌椅,砸了電話,那就算是真正的破產了”。
春節前后,林東第二次開始做牛肉干。撿起這個生意,純粹是迫于這種壓力。因為林東一直覺得做牛肉干生意太低檔了。
那個時候,林東每天扛著75公斤牛肉,心里想著如何平衡每天的收支。1995年年卅,當林東把一筆30萬元款子匯出去的時候,心里是一陣徹底的輕松。一年運營下來,牛肉干幫他還完了所有的欠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