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貴民的創業之路似乎總是與煩惱相伴,但最讓人感動的是,面對挫折他總能將這種種煩惱轉化為新的動力,正是這種堅強不屈的性格,幫助他做成了一個生態產業鏈。
2002年,火車司機許貴民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放棄公職,跑到中衛農村買了3畝地和幾十頭牛,辦起了肉牛養殖場。創業當年,一場席卷亞洲的動物疫情不期而至,剛剛起步的肉牛養殖場幾陷停滯。許多肉牛養殖戶恐慌屠宰、拋售,徐貴民沒有盲從,而是選擇了科學管理:改善畜舍衛生、緊急免疫接種。在主管部門的幫助下,陷入困境中的許貴民終于挺了過來,5個月時間盈利5萬元。信心大增的許貴民決定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第二年,養殖場的肉牛存欄數達到了130多頭,年出欄數達到了600多頭,年收入達到了20多萬元。
良好的發展勢頭一直持續到2007年。時年,煩惱再次“蒞臨”。周期性的供求變化出現異常,導致肉牛價格大幅下滑,原本低迷的奶牛養殖行情則逐步看好。看中市場走勢的許貴民毫不猶豫地轉而飼養奶牛,到年底,120多頭奶牛實現年收入20多萬元。然而,市場似乎在不斷考驗著徐貴民,2008年9月的三鹿奶粉事件又給了許貴民迎頭一擊。但幸運的是,嚴謹科學的喂養方法幫了他的忙,上乘的牛奶質量為許貴民贏得了信任與市場。養殖場的規模越來越大,奶牛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此時,堆積如山的牛糞又成了老大難,“白送人家都沒人要。”許貴民說。
再大的煩惱總會有解決之道。許貴民開始關注有關牛糞處理的信息,并多次到山東、河南、安徽等地學習取經,他從山東的一家企業引進2噸專門消化牛糞的日本蚯蚓,并與該企業簽訂蚯蚓回收協議。次年,許貴民養殖的蚯蚓“大豐收”之時,新的煩惱又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導致收購企業履約不能,蚯蚓回收協議成了一紙空文。
煩惱之余,許貴民發現,蚯蚓糞顆粒均勻、干凈衛生,是很好的生物肥料。蚯蚓繁殖力驚人,可以飼養綠色蟲草雞。許貴民立即購進了3000只法國薩索雞,種植優質苜蓿和菜籽,搞起了禽鳥養殖和蔬菜種植。如今,在許貴民的辰通生態蚓品開發園里,奶牛出產牛糞,牛糞飼養蚯蚓,蚯蚓供養蟲草雞,一個環環相扣的生態產業鏈已然形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