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只10來平方米,但裝修精致,店內貨架、柜臺、收銀臺,干凈亮麗,給人感覺舒適。貨架上,擺放著整整齊齊的布鞋。這家布鞋專賣店內,顧客來來往往,生意很火。
小李和妻子正在清理貨品。雖然請了店員,但因為這家店開店沒多久,很多事情需要親自打理。
這是他們在株洲開的第5家店。
從白手起家,到今天開第5家店,他們只用了3年時間。
他們的生意是怎么做起來的?他們的成功經驗是什么?這吸引了我。
無意中發現商機
2006年4月,小李出差到江蘇鎮江,當地幾個同學請他吃飯。小李發現,同學大都穿的是布鞋,問其原因,同學回答:布鞋穿著舒服,不臭,而且也顯得有檔次。并告訴小李,當地人都以穿布鞋為時髦,街上的布鞋店非常多。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在國企工廠上班的小李,一直有自己創業的想法,但一直找不到小本投資的項目。
第二天,小李特意到街上的一些布鞋店進行了考察,給他的感覺是“沒想到布鞋的款式也這么多,買布鞋的人也這么多”。生意好啊。
回到株洲,他把想法跟家人和女友小賓說了,但他們都看不準。說,株洲還沒有流行布鞋,布鞋專賣店也沒有看到有;株洲是服裝城,皮鞋都很便宜,布鞋能有市場嗎?
但小李認為,布鞋在株洲雖然不會成為主流,但它有它的優點,隨著株洲衛生、道路環境的優化,想必穿布鞋的人會越來越多。同時,他還上網查了下,發現一些大城市有很多布鞋店,都經營得不錯。
小李決定吃下這個“螃蟹”。不久,他聯系到廠家,做了株洲的總代理。
如今,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有人問,當時你怎么發現這個商機的?小李笑笑,哪是我發現的,只不過我多留了一份心而已。
商機無處不在,就看你是否留意。
開店,賣的不僅僅是鞋
2006年5月,小李在市公安局對面找到了一個門面,開起了人生的第一家店子。投資7萬,其中大部分資金是借的。
店子開張后,生意沒預想的好。畢竟,當時在株洲沒有多少人對布鞋感興趣,要穿布鞋的,也是買幾元錢一雙的,而他們的布鞋平均要幾十塊錢一雙,人們一時難以接受。
“店子開張那天,我印象最深,8點多開門,到10點多鐘還沒有一個顧客進門,我們急得要命。”小賓回憶當時。
對于從沒做過生意的小李,也不知道怎么辦。但他堅信,只要有付出就有回報。他印了大量的名片,到附近發放,對顧客宣傳布鞋的優點。“我想,既然走出了第一步,就要把這個生意當做事業來做。”小李說,“不能回頭了。”
為了多銷售出一雙鞋,小李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有次,一位來自田心的老太太,看中了一雙45元的布鞋,但店里沒有她要的尺碼。小李就讓老太太留下住址。幾天后,貨來了,小李就騎著摩托車把鞋送到了老太太家。
“我記得,當時老太太非常感動,說了一句話‘一樁幾十元的生意,你們有這樣的態度,以后一定可以成功。’”
還有一次,一位河西的老板,買了一雙布鞋,回家后發現尺碼不對,打電話說要馬上換,因為晚上就要趕飛機出差。小李聽后,晚飯都顧不得吃,打的直奔顧客家,把鞋給換了。
“像這樣的上門服務,我們做了不少,其實也不是為了賺那幾塊錢。從單筆生意來講,這是劃不來的,花了時間成本不說,跑一趟,路費都比賺的錢多。”小李說,他們這樣做,主要是想樹立口碑,留住老顧客。“我認為,我賣的不僅僅是布鞋,更多的是服務。”
有了這樣的服務意識,小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同年,他們還在株百開了專柜,生意也做得很紅火。
產品好,服務更要好,這才能做長久。
挫折,沒有讓他們退縮
2007年9月,小店已經開了一年多了,在市中心已小有名氣,可就在這時,他們遇到了創業以來最大的挫折。因為城建規劃,門面要拆遷!門面是租的,沒有產權,也沒有一分錢拆遷補償。
“做了一年生意,投資剛回來,生意也上了軌道,現在突然要拆,等于我白做了,又回到了起點。”小李心里很難受。
小李很矛盾。他那時還沒有辭職,一邊上班一邊做生意,白天8小時上班,晚上到店里接替站店的女友,星期天就要清貨、接貨等,幾乎沒休息過一天好的,人累得苦不堪言。再苦再累,他挺住了,因為看到小店生意興隆,心里高興。可如今,店子說沒就沒了。
“只要有付出就有回報,我就得了這樣的回報?!”他感到委屈,心里萌生了放棄的念頭。還對女友說,你完全可以找個經濟條件好的男人,別跟著我受苦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