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那年,當地小伙伴還沉浸在游戲中時,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就已搭建了一個家庭網絡;上高中時,同學還在想著如何結交女朋友時,扎克伯格卻設計出了一款具有人工智能的音樂播放器;20歲在哈佛讀書時,他在宿舍創建了名為Thefacebook.com的網站……
如今其麾下的Facebook已經成長為擁有超過8億注冊用戶的社交網絡,在2月1日提交了IPO申請后,扎克伯格或將以280億美元的身價,成為新一代科技創業者的代言人。
以280億美元的身價排位,27歲的扎克伯格可躋身《福布斯》2011全球富豪排行榜第九位,超過了華人首富李嘉誠,排在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人之后。
“不愿在別人手下干活”
2003年的秋天,19歲的扎克伯格在網絡上首次向其高中時期的“死黨”亞當·德安杰羅(Adam D'Angelo)吐露了打算創建社交網站的想法,德安杰羅后來成為了Facebook的第一任首席技術長。
扎克伯格告訴德安杰羅,有一些哈佛高年級的同學希望他建立一個“交友網站”或者“類似Facebook一樣”的網站,扎克伯格希望能獲得德安杰羅的幫助。
“當人們得知Facebook是一個交友網站時,我想他們不會去注冊,并會持懷疑的態度。”扎克伯格說,希望“類似于Facebook一樣”的網站其本身就有吸引力,而不是打著“交友”的旗號去吸引人。
事實上,盡管此時扎克伯格有意創建一個網站,但對于網站未來的把握以及內容,他都不是很確定,而德安杰羅則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建成類似于Friendster(Friendster創立早于Facebook,曾風靡一時,后被迫轉型)一樣的網絡社區,并被扎克伯格采納。
扎克伯格稱,自己討厭為他人做“嫁衣”,正如自己不愿在別人手下干活一樣,“等到最后一刻,大家都推出自己的網站,就說,‘你的不如我的,如果你想加入我們就來吧……否則就等以后我再幫你。’”
顯然,扎克伯格對自己很有信心。
2004年2月,扎克伯格和他的三個同學,達斯汀·莫斯科威茨(Moskovitz)、克里斯·休斯(Chris Hughes)以及愛德華多·薩維林(Saverin)創立了Facebook,起初只針對哈佛學生,之后扎克伯格將之推廣到了斯坦福和哥倫比亞等其他大學。
據扎克伯格透露,前三個月Facebook每月運營開支只需要85美元,用于租賃電腦,2004年6月,扎克伯格將Facebook搬至硅谷小鎮帕洛阿爾托市。當年年底,由于Facebook注冊用戶越來越多,扎克伯格選擇了退學,專注網站業務,據稱當時用戶數量已經達到100萬。
谷歌曾有機會收購
扎克伯格曾稱,Facebook的使命不是盈利,而是推動世界更加開放。“這不是錢的問題,對于我和我的同事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創建了一個開放的信息流。”其對于Facebook的美好“愿景”卻隨著一次聊天記錄的公開而受到了質疑。
2012年1月底,Businessinsider披露了一份時間為2004年7月26日的聊天記錄,當時剛創立不久的Facebook惹上了官司,扎克伯格早期的商業伙伴起訴Facebook竊取知識產權。扎克伯格在與一密友的聊天中稱,自己不會支付官司費,“等那些來收購我們的公司去付吧。”扎克伯格當時還表示,這會促使用戶使用Wirehog(扎克伯格同期創立了文件分享網站,隨后選擇了關閉)。
這段與朋友的對話表明,在運營初期,扎克伯格也不確定Facebook能夠長久下去,但至少Facebook能夠刺激人們使用Wirehog。
扎克伯格還告訴這位密友,已經有一些風投接觸了Facebook,并且自己正與谷歌和Friendster談判。
Facebook為何沒有與谷歌談攏不得而知,不過,Facebook在接受了多輪風投后,運營開始步入正軌,有意收購的公司也開始增加。
2004年,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泰爾(Peter Thiel)向Facebook投資50萬美元,這是Facebook獲得的第一筆風險投資,該筆投資換回了10%的股權,但最后削減至3%。2005年5月,Facebook A輪融資1270萬美元,2006年4月,B輪融資2750萬美元……2011年1月,高盛和俄羅斯財團DST投資了15億美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