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創業,賣給星巴克 在離開Stash之后,史密斯帶著茶葉、果汁和一臺手持糖量儀建立了他的工作室。早些時候,他曾開發了一種將茶和蘋果汁混合在一起的新產品,名叫“Simple Red”。然而如果想要再一次創業的話,他還需要開發出更多的產品種類。不久,他就開發出了三種產品。
他還需要為新企業起一個名字。他和Lee坐在一起(當時Lee已經對史密斯的新企業進行了投資),花費了幾個小時,最終確立了“Tazo”這個名稱。他將茶的價格定為4.49美元,這要比Celestial Seasonings、Bigelow以及其他茶類產品的1.99美元和2.09美元等價格高出很多。
盡管業內人士都在懷疑以4.49美元的價格是否能將茶銷售出去,但是該茶被迅速一掃而空。
公司迅速發展起來,史密斯想找到新的投資者,來繼續保持這種強勁的發展勢頭。他需要有人能購買公司20%的股份,僅僅投入錢,而不干涉經營,讓泰舒茶繼續發展。
星巴克的霍華德·舒爾茨可能并不是合適的人選,但是他卻擁有這個錢。
接下來,史密斯對泰舒茶的控制被風險投資一點點蠶食,最終,他只擁有10%的股權。他十分熱愛泰舒,但他對自己的公司已經失去了控制。1999年1月,史密斯和他的投資者們向外界宣布出售了他們的所有股份。
出售價格只有收入的1.2倍,總共900萬美元。2006年年底,他離開了公司。
第三次創業,打造一個新品類 在做泰舒茶時,史密斯曾經想要做一個“人工”的車間,可以向公眾開放,其中的布置就好像迪士尼的構造一樣,人們可以真實地看到“工人們”打包“產品”,那些產品實際上已經經過了預處理。“我需要有一臺很慢的機器,每三到四秒吐出一包茶葉。”他強調說,“然后工人們就開始打包這些吐出來的茶包,就好像要把他們寄到哪里一樣。”
現在,史密斯知道了這個想法的缺陷就在于“人工”這個部分。他的公司根本就沒有像在法國市場上那樣老練的工匠師傅們,他回到波特蘭,希望能矯正自己的想法。
這次,史密斯想到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個敏捷的小公司,生產小批量的茶。他并不想搶走泰舒茶的消費者,就好像泰舒茶和Stash沒有構成競爭關系一樣。這是一個全新的品類,介于大眾市場產品和那些從專業網站上購買的極度稀缺的茶產品之間。
“當你開展一項新業務的時候總是覺得它很有趣。”Harney&Sons茶葉公司的哈尼說道。
史密斯決定給他的新公司命名為Steven Smith Teamaker,他給自己的茶取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名字, 比如Mao Feng Shui這個名字,來自毛峰和風水的混合,毛峰是非常好的茶葉,而風水又是中國眾所周知的一個詞語。然后他開始著手籌備資金,用了差不多半天的時間,史密斯發現自己對這個事沒胃口。集資是個繁重的過程,而且,它可能會導致自己對公司失去控制權。通過一些簡單的計算,史密斯知道自己目前擁有的資金可以擔負為期18個月的事業。
史密斯現在在做產品優化的工作,并業余為Mars Drinks公司的Bright Tea做點開發工作。他說,多年以來,自己從其他事物中獲得一些啟發和洞見,并將它們用在茶上。
“史蒂文再開一家公司?”Lee說道,“當然可能,我看不出來為什么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